idea入门级配置(初)
jdk的配置
在首页点击configure,找到project struc
ture,打开。进入project目录,添加sdk,选择添加jdk,选择你安装jdk的目录即可。
tomcat的配置。
我们在下面的项目中进行tomcat的配置。
IDEA创建一个structs项目
接下来我们正式创建一个structs项目。
1)点击Create New Project。
在下载structsjar包的过程中,可能会失败,属于正常情况,多试几次就好了。。也可以使用自己的jar包。我第一次下载完之后就把下载好的jar包保存起来了,方便下次直接使用(其实IDEA会自动帮你保存的,成功一次后第二次再下载会非常快的)。
2)接下来起个名字,选择路径,点击finish就可以了。
3)将jar包添加到相应路径。在项目名上右键-> Open Module Settings ->Artifacts
在structs的jar包上右键,选择put into /WEB-INF/lib
点击ok即可。
4)对tomcat进行配置
创建tomcat服务
配置相关信息
如果没有配置过tomcat,在这里配置一下就好
这样就可以运行了,点击右上角的绿三角。系统会启动,并且自动打开浏览器访问默认地址(刚刚配置过的,如果默认不变的话,会进入index界面)。接下来就可以愉快的写代码了。
IDEA与eclipse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没有workspace这个概念,对于IDEA来说,project就是eclipse里的workspace,而IDEA里的Module才是eclipse里的project。刚刚从eclipse转到IDEA的人可能会不习惯。但是没关系,你也可以不创建module,就在project里写也可以。想要深入了解module以及多module编程的可以自己百度,我就不细说了。
IDEA的个人配置与常用操作
IDEA的个人配置
修改代码编辑器
新版的IDEA默认使用vim编辑器(linux下的一个工具),虽然熟练掌握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学习成本很大,不习惯的可以选择关闭。
修改主题及字号
这个完全看个人喜好了。
设置代码提示不区分大小写
区分大小写的情况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在 Java 代码文件中输入 stringBuffer IntelliJ IDEA 是不会帮我们提示或是代码补充的,但是如果我们输入 StringBuffer 就可以进行代码提示和补充,这样是很不方便的。
设置代码检查等级
这个在界面的右下角,一个老头图标(打开代码文件才能看到)。那个可以拖动的控件就是设置代码检查等级的。
- Inspections 为最高等级检查,可以检查单词拼写,语法错误,变量使用,方法之间调用等。
- Syntax 可以检查单词拼写,简单语法错误。
- None 不设置检查。
设置自动导包
如上图标注 1 和 2 所示,默认 IntelliJ IDEA 是没有开启自动 import 包的功能。
- 勾选标注 1 选项,IntelliJ IDEA 将在我们书写代码的时候自动帮我们优化导入的包,比如自动去掉一些没有用到的包。
- 勾选标注 2 选项,IntelliJ IDEA 将在我们书写代码的时候自动帮我们导入需要用到的包。但是对于那些同名的包,还是需要手动Alt + Enter 进行导入的,IntelliJ IDEA 目前还无法智能到替我们做判断。
省电模式
IntelliJ IDEA 有一种叫做 省电模式 的状态,开启这种模式之后 IntelliJ IDEA 会关掉代码检查和代码提示等功能。所以一般我也会认为这是一种 阅读模式,如果你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突然代码文件不能进行检查和提示可以来看看这里是否有开启该功能。
切分窗口
IDEA 支持对代码进行垂直或是水平分组。一般在对大文件进行修改的时候,有些修改内容在文件上面,有些内容在文件下面,如果来回操作可能效率会很低,用此方法就可以好很多。当然了,前提是自己的浏览器分辨率要足够高。
拼写检查
IDEA 默认是开启单词拼写检查的,有些人可能有强迫症不喜欢看到单词下面有波浪线,就可以去掉该勾选。但是我个人建议这个还是不要关闭,因为拼写检查是一个很好的功能,当大家的命名都是标准话的时候,这可以在不时方便地帮我们找到代码因为拼写错误引起的 Bug。
Tab菜单多行显示
在打开很多文件的时候,IntelliJ IDEA 默认是把所有打开的文件名 Tab 单行显示的。但是我个人现在的习惯是使用多行,多行效率比单行高,因为单行会隐藏超过界面部分 Tab,这样找文件不方便。
打开IDEA设置
勾选此选项后,启动 IntelliJ IDEA 的时候,默认会打开上次使用的项目。如果你只有一个项目的话,该功能还是很好用的,但是如果你有多个项目的话,建议还是关闭,这样启动 IntelliJ IDEA 的时候可以选择最近打开的某个项目。
下面的选项是设置当我们已经打开一个项目窗口的时候,再打开一个项目窗口的时候是选择怎样的打开方式。
- Open project in new window 每次都使用新窗口打开。
- Open project in the same window 每次都替换当前已打开的项目,这样桌面上就只有一个项目窗口。
- Confirm window to open project in 每次都弹出提示窗口,让我们选择用新窗口打开或是替换当前项目窗口。
调整代码字体大小
可以勾选此设置后,增加 Ctrl + 鼠标滚轮 快捷键来控制代码字体大小显示。
IDEA的常用操作(快捷键)
Alt+回车 导入包,自动修正
Ctrl+N 查找类
Ctrl+Shift+N 查找文件
Ctrl+Alt+L 格式化代码
Ctrl+Alt+O 优化导入的类和包
Alt+Insert 生成代码(如get,set方法,构造函数等)
Ctrl+E或者Alt+Shift+C 最近更改的代码
Ctrl+R 替换文本
Ctrl+F 查找文本
Ctrl+Shift+Space 自动补全代码
Ctrl+空格 代码提示
Ctrl+Alt+Space 类名或接口名提示
Ctrl+P 方法参数提示
Ctrl+Shift+Alt+N 查找类中的方法或变量
Alt+Shift+C 对比最近修改的代码
Shift+F6 重构-重命名
Ctrl+X 删除行
Ctrl+D 复制行
Ctrl+/ 或 Ctrl+Shift+/ 注释(// 或者/…/ )
Ctrl+J 自动代码
Ctrl+E 最近打开的文件
Ctrl+H 显示类结构图
Ctrl+Q 显示注释文档
Alt+F1 查找代码所在位置
Alt+1 快速打开或隐藏工程面板
Ctrl+Alt+ left/right 返回至上次浏览的位置
Alt+ left/right 切换代码视图
Alt+ Up/Down 在方法间快速移动定位
Ctrl+Shift+Up/Down 代码向上/下移动。
F2 或Shift+F2 高亮错误或警告快速定位
代码标签输入完成后,按Tab,生成代码。
选中文本,按Ctrl+Shift+F7 ,高亮显示所有该文本,按Esc高亮消失。
Ctrl+W 选中代码,连续按会有其他效果
选中文本,按Alt+F3 ,逐个往下查找相同文本,并高亮显示。
Ctrl+Up/Down 光标跳转到第一行或最后一行下
Ctrl+B 快速打开光标处的类或方法
IDEA使用说明
1.安装
2.开始界面
1)create New Project (新建项目)
2)Import Project (导入项目)
3)Open (打开已有的项目)
4)Check out from Version Control (从版本控制库中导入项目)
3.新建项目
1)方式一:
说明:左边的列表显示的是IDEA可以的项支持目种类,右边是需要额外添加的构面,选择好相应的构面,点击next。
说明:上面的一部分是制定项目的名称,下面一部分是制定项目中模块的名称。当创建了一个项目之后,默认就会创建一个Module。
2)方式二:
也可以开始先创建一个Empty Project,创建一个空的项目,创建好之后再创建Module。如下图:
当创建一个空的Project的时候,下面是没有Module选项的。
3)移除module:
对着module点击右键弹出菜单,如下图:
选择Remove Module即刻。(注意:这里仅仅是移除,但是不会删除文件夹下的module目录,需要手动去删除)
4.Settings配置
通常IDEA的基本配置信息都在这里配置,例如字体,主题等等相关的信息
点击File,选择Settings选项打开如下的窗口:
例如编辑区的字体和控制台字体的修改就在Editor选项中进行配置。
Colors & Fonts下面的Font是修改编辑区的字体,Console Font修改控制台中的字体。
5.Project Structure (项目配置)
同样是在File菜单下面,这里配置Project的信息以及Project下面的Module配置信息。
Project 选项:
就是配置当前项目使用的JDK,以及编译版本,以及编译输出的路径。
1)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2)Project SDK (项目使用的JDK)根据自己安装的JDK目录进行选择
3)Project Language Level (项目中的Module支持的编译版本级别,通常与Project SDK对应)
4)Project Compiler output (项目编译后字节码的存放位置)
Module选项:
配置Module的相关信息,比如可以为当前Module添加额外的构面、module的便宜输出路径、modeule的依赖配置等等。
1)添加构面(框架),可以在中的菜单中使用加减号进行添加
2)配置moule的编译输出路径,在右边的tab菜单中有一个path选项,有两个:
这个选项是使用项目(Project)的输出输出路径,如果所有的module都是选择这一项的话,就表示大家都存放在同一个编译输出路径下。
这个选项是可以可以指定当前module使用自己的编译输出路径,而跟Project的不一样(个性化)
3) 添加module的以来配置
在这个选项中可以为不同的module添加不同的jar依赖或是环境依赖等等。
Facets选项(添加构面)
可以为不同的module添加不同的构面支持,和Modules选项中的添加构面是一样的。
Artifacets (打包方式)
可以针对不同的module打包成不同的jar文件或者是war文件。
点击加号,选择你要打包的方式:
选择之后会弹出如下窗口
1)Name (指定打包的名称)
2)Type (打包的类型方式,是展开的还是直接war文件)
3)Output Directory (打包之后存放的路径)
6.配置Tomcat
在编辑器的右上角有一个设置图标:
在向下的小箭头点击选择设置,将弹出一个运行时的配置窗口
左上角有一个加号,点击添加
选择Tomcat Server –> local,添加一个本地的tomcat环境.选择后弹出下面这个窗口,这个窗口就是tomcat的具体配置界面
1)Server 菜单
Application Server (配置bean地Tomcat的主目录)
Open Browser (选择默认打开的浏览器)
在tomcat启动之后是否自动打开浏览器
JRE: (容器使用的JRE版本)
Tomcat Server Settings: (Tomcat的服务和端口配置)
这个选项是否部署tomcat的默认应用(如:root,manager等),如果不勾选,那么将不会部署,当访问local host:8080的时候,将访问不到tomcat的首页。
2)Deployment菜单
在这里面悬着要部署到tomcat的项目,部署的都是之前打包好的Artifacts。
点击右边的加号进行添加
会打开以下窗口
左边的列表显示的就是设置好的所有module的artifacts,右边则是给这个artifact取一个上下文别名,那么当访问localhost:8080后面跟的就是这个别名。
配置完成后,在编辑器的左下右有一个Application Server选项,将限制刚才配置好的Tomcat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