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笔记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协议原理与配置
在数据连路层与网络层之间
LER:标签边界路由器(标签压入、标签弹出)(连接MPLS网络连接IP网络)
LSR:标签交换路由器,根据标签实现转发
LSP:标签交换路径,在MPLS网络中经过的路径(单向)
FEC:转发等价类(一个路由条目)
MPLS理解架构
控制平面:路由协议、路由表、标签分发协议、标签转发表
转发平面:快速转发表、标签快速转发表
实际上路由器在转发报文时,查看的是转发平面的表项,转发平面的表项是由控制平面所生成的。
标签动作:1.压入
2.swmp 交换
3.pop 弹出
MPLS报文:
层头 MPLS头 IP头 数据
MPLS头(4字节32Bit):
标签(20bit) 0-15 特殊标签 16-1023 静态分发标签
1024-2^20 动态分发标签 0:显示空标签 3:隐示空标签
Exp:实验位与QOS使用(3bit)
S位:栈底标识,MPLS报文理论上可以无限嵌套,S=0表示后面有MPLS报文,S=1表示为最后一个MPLS报文
TTL:较少环路带来危害(8bit)
LSP中的角色:
入节点 Ingress:LSP的入节点
中间节点 Transit:LSP的中间节点
出节点 Egress:LSP的出节点
LSP的建立:
1.手工 下游入标签=上游出标签(数据方向)
优点:占用资源少 缺点:手工干预
特点:
1.不运行动态标签分发协议,减少资源
2.适用于稳定的网络,当网络拓扑频繁改变时,需管理员手工干预
dis fib
TunnelID: 0x1标签转发 0x0路由转发
配置:
系统视图:
mpls lsr-id 1.1.1.1
mpls
Static-lsp ingress 1to4 des 4.4.4.4 32 out-int g0/0/0 nexthop 10.0.12.2 out-label 102 入方向
Static-lsp transit 1to4 incoming-int g0/0/0 in-label 102 out-int g0/0/1 nexthop 10.0.24.4 out-label 204 中转
Static-lsp egress 1to4 in-int g0/0/0 in-label 204
Int g0/0/0
mpls
dis fib 查看转发表
2.动态
LDP(标签分发协议)邻居发现
基于TCP和UDP实现 端口号:646
互相发Hello报文(5s每发,15s保活) 通过transport地址建立LSR邻居关系
除了Hello报文都是用TCP运行
Discovery:发现消息,【UDP】
包含hello报文,用于建立邻居关系(hello报文中会携带传输地址,默认传输地址为LSR-ID,后面会用这个地址建立TCP的三次握手)
Session: 会话消息(initialization 发现、建立 Keepalive维护(15s发,45保活))
Advertisement:通告消息(创建、删除、改变、FEC标签映射)
Notification:通知消息(用于发送错误消息)
标签发布方式:
1.DU下游自主方式(默认)
LSR无需从上游得到标签请求,即可进行标签的分配分发
2.DOD下游按需方式
LSR获得标签请求后,进行标签的分配分发
标签分配控制方式:
1.独立的标签分配控制方式(缺点,容易出现LSP的断裂)
本地LSR可以自主的为FEC分配标签,并通知给上游LSR,无需等待下游标签
2.有序的标签分配控制方式(默认)
该LSR只有存在该FEC下一跳发送的标签,或者该LSR就是该FEC初节点,才向上游发送标签
标签保持方式:
1.自由标签保持方式(默认)
对于从邻居收到的标签映射,无论邻居是不是自己下一跳都保留
优点:当链路出现故障时,无需重新构建LSP,收敛速度快
缺点: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存储标签
2.保守标签保持方式
从邻居收到的标签映射,只有邻居是自己下一跳时才保持
优点:节约设备资源
缺点:当链路出现故障,需重新构建LSP,收敛速度慢
PHP(倒数第二跳弹出,出标签为3)
配置:
系统视图:
mpls lsr-id 1.1.1.1
mpls
mpls ldp
接口模式
mpls
mpls l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