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应聘系列之二 ——经验技能梳理

原创:兴军、路涛、东升

本期导读:

梳理经历和技能的目标是啥呢?梳理出我们以往的成功案例,以往的成功是我们走向未来成功的重要基石。梳理出在以往的工作中我的工作是围绕哪些方向展开的工作主线是展现案例故事的线索,通过前后相序的体现贡献和能力的案例逐步的展现出个人能力与个人特质,梳理过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从问题和收益出发;
2.体现思维方式和做事逻辑;
3.案例组织聚焦聚类,有逻辑性;
4.体现专业性;
5.突出效果,尽量量化;

梳理的内容

这部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梳理的效果基本上决定了面试的成功与否,通常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打磨,梳理,总结,需要大量的项目实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提炼出一些方法和准则,指导大家如何将现有技能最大化的呈现和展示,打动面试官。
我们首先明确下梳理的目标,通过经验技能梳理第一个目标是梳理出以往工作展开的主线。
如果是以用户价值为最终目标,QA至少承担非常重要的两个支撑要素——质量与效率,在这两个要素下有很多子方向,一般而言我们很难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梳理的首要目标就是将以往的项目经历归类出工作出现。
QA应聘系列之二 ——经验技能梳理
进一步,我们要结合总做主线梳理出个人能力和个人特质的图谱。
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尽相同,面试前要对自己能力有明确的认识,对个人特殊有深入的理解。个人能力可以围绕以下图谱展开。
QA应聘系列之二 ——经验技能梳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形成以贡献和能力为导向的经过精选的项目经历“案例集”,通过案例集支持起个人能力与特质的展现,例如下面的例子:
QA应聘系列之二 ——经验技能梳理

梳理的原则

整理的目标相对来说非常明了,但实际整理的效果差异却很大,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整理原则呢?以下是非常重要的梳理原则:
简单清晰
你熟知的领域和经历,对面试官来讲未必很熟悉,甚至可能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方向,想在短时间内让对方理解你的背景和贡献,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从问题和收益出发,譬如:我在xxx公司解决了测试环境不可用的问题,实现部署一套可用环境从天缩短到分钟。虽然我们可能不知道“测试环境”是做什么的?也可能不知道这个难度在哪?但简单一句话,可以基本上了解“你”解决了一个痛点问题,并且收益还不错,至于解决过程的难点,技术方案,如果面试官感兴趣,一定会追问,到时再深入介绍也不迟。
聚焦聚类,有逻辑性
对工作一段时间的同学来讲,可能是做了很多项目,可能会涉及到很多领域,甚至是不同行业的公司,在介绍项目和技术经验时候,切忌选取这样的方式:按时间顺序把所有核心项目流水账式的介绍一遍。试想一下,你搞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项目,怎么能够在短时间内,让面试官全面了解你在这些过程中的贡献和价值,知道你的能力所在呢?此时你的目的是让别人知道你的技术特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一定要围绕某些方向、维度来介绍,用具体项目做支撑,哪怕这些项目不是一家公司的也没关系。对测试领域常见的几部分可以参考一下:项目管理维度,技术维度,专业领域维度,测试方法维度、专项测试维度等。实操中,不一定面面俱到,体现3-5个为佳,将最重要,最能体现自己特点和价值的点放在前面。这里有一个误区,譬如有些同学理解的能力就是自动化,解决测试技术只有自动化,于是他就将自动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花了很多时间去介绍,其实他在自动化上的成绩和能力很一般,而他的特点是测试流程的梳理和推进上,结果没有时间去呈现。拣芝麻丢了西瓜,追求哪些看似高大尚的技术,未必适合你。所以大家一定要想明白,自己的竞争力和特长在哪儿,围绕它来进行较详细地介绍才好。
体现专业性
对测试领域而言,本身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展示专业的纬度有很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与优点召唤出自己的主线。或者自动化贯彻主线,或者测试流程梳理,或者复杂业务系统的测试策略的制定……不管哪种,一定要有一个主线。主线描述能给面试官留下烙印。有人可能会担心自己的优势和这个岗位诉求不匹配,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目前一、二线互联网公司在岗位设置上都比较灵活,和传统软件公司不同,他们需要的大多都是有特长和特点的候选人,几乎很少的公司会按照JD的要求一条条进行比对。
思维方式和做事逻辑
很多候选人容易忽略这部分内容,但这恰恰是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对竞聘中高级岗位的中高级工程师而言。因为从公司的层面看,不仅需要你解决当前的问题,还需要你能和公司一起成长,甚至解决未来不可预见的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判断你是否具备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呢?主要就是看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大逻辑。譬如在讲重点项目/解决核心问题时,从现状和问题到技术方案,再到技术目标,然后是带来的业务价值, 就是很好的一个思路;再如对线上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时,从一个问题的现象(xxx功能异常?)分析到系统架构和代码层面,从代码引发的原因推出测试方法、技术的缺陷,通过建立对应测试技术能力,不仅解决这个case的问题,还能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突出效果,尽量量化
这一点在前面的章节中或多或少介绍了一些,放在这里再单独强调一下,是因为在实际的面试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候选人在介绍工作时常出现不突出效果的现象:
1.巴拉巴拉说了一堆效果,这好,那好,都很牛,但仔细一问,发现这么好的东西,和自己没啥关系,都是兄弟团队或同事做的,自己没干啥事,躺赢。(兄弟你是来帮别人找工作的么?。。。。。。)
2.巴拉巴拉说了很多,我搞了A,做了B,又加班做了C,利用业余时间做了D,干了很多工作,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完全看不出来这些工作是否做完了?做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带来收益和效果?如何判断你这些工作的深度和能力呢?
上面举了两个例子,请各位尽量避免,当然有些工作可能不一定带来实际的效果,那就突出其他方面的,比如我自学的python,掌握的python写自动化的能力,那就重点突出已经具有这项技能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