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验]: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目录
实验目的
分析Ethernet V2标准规定的MAC层帧结构,了解IEEE802.3标准规定的MAC层帧结构和TCP/IP的主要协议和协议的层次结构。
实验内容
1.在PC机上运行WireShark截获报文,在显示过滤器中输入ip.addr==(本机IP地址)。
2.使用cmd打开命令窗口,执行“ping 旁边机器的IP地址”。
3.对截获的报文进行分析:
(1)列出截获报文的协议种类,各属于哪种网络?
(2)找到发送消息的报文并进行分析,研究主窗口中的数据报文列表窗口和协议树窗口信息。
实验过程
Ping 测试IP为192.168.1.2 主机,连通,在wireshark 中捕获ICMP 数据包
对ICMP 报文进行具体分析
抓取的数据包的相关信息
观察 Ethernet II 数据帧的内容。
Ethernet II数据帧结构:DA SA Type Data FCS
Data: 数据载荷。
FCS: 该字段有 4 个字节,表示帧校验序列,用于校验帧是否出错。该字段内容已被网络设备滤去,抓包软件已无法获取。
观察 IP 数据包的内容。
观察 ICMP 数据包内容。
Type: 该字段有 1 个字节,表示特定类型ICMP 报文。
Code: 该字段有 1 个字节,进一步细分 ICMP 的类型。如上图所示,Type 的值为 8,Code 的值为 0,表示回显请求。
Checksum: 该字段有 2 个字节,表示校验和。
Identifier: 该字段有 2 个字节,用于匹配 Request/Reply 的标识符。
Data: 数据载荷。
-
实验结果
此报文类型 |
ICMP |
|
此报文的基本信息(数据报文列表窗口中的Information项的内容) |
Echo (ping) request id=0x0b51, seq=6/1536, ttl=64 (reply in 151) |
|
Ethernet II协议树中 |
Source字段值 |
(00:0c:29:b0:72:0c) |
|
Destination字段值 |
(00:50:56:e1:9f:29) |
Internet Protocol协议树中 |
Source字段值 |
192.168.1.150 |
|
Destination字段值 |
192.168.1.2 |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树中 |
Type字段值 |
Type 8 (Echo (ping) request) |
|
Data字段值 |
Data:8f07050000000000101112131415161718191a1b1c1d1e1f... |
-
实验体会
通过分析Ethernet V2标准规定的MAC层帧结构,了解了IEEE802.3标准规定的MAC层帧结构和TCP/IP的主要协议和协议的层次结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