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笔记 day2
1.过滤器
(1)dom操作:在双括号里面用过滤器,可以使用多个,用 | 分开:这里使用一个msgFormat带参数的过滤器,还有一个test不带参数的过滤器。
<div id="app">
<p>{{ msg | msgFormat('疯狂+1', '123') | test }}</p>
</div>
(2)在script部分可以定义全局过滤器
带参数的过滤器中,第一个参数是使用过滤器的数据,这里是msg,第二个第三个。。。是形参。
<script>
// 定义一个 Vue 全局的过滤器,名字叫做 msgFormat
Vue.filter('msgFormat', function (msg, arg, arg2) {
// 字符串的 replace 方法,第一个参数,除了可写一个 字符串之外,还可以定义一个正则
return msg.replace(/am/g, arg + arg2)
})
Vue.filter('test', function (msg) {
return msg + '========'
})
// 创建 Vue 实例,得到 ViewModel
var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msg: 'I am a msg'
},
methods: {}
});
</script>
(3)vue的生命周期
<script>
// 创建 Vue 实例,得到 ViewModel
var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msg: 'ok'
},
methods: {
show() {
console.log('执行了show方法')
}
},
beforeCreate() { // 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生命周期函数,表示实例完全被创建出来之前,会执行它
// console.log(this.msg)
// this.show()
// 注意: 在 beforeCreate 生命周期函数执行的时候,data 和 methods 中的 数据都还没有没初始化
},
created() { // 这是遇到的第二个生命周期函数
// console.log(this.msg)
// this.show()
// 在 created 中,data 和 methods 都已经被初始化好了!
// 如果要调用 methods 中的方法,或者操作 data 中的数据,最早,只能在 created 中操作
},
beforeMount() { // 这是遇到的第3个生命周期函数,表示 模板已经在内存中编辑完成了,但是尚未把 模板渲染到 页面中
//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ById('h3').innerText)
// 在 beforeMount 执行的时候,页面中的元素,还没有被真正替换过来,只是之前写的一些模板字符串
},
mounted() { // 这是遇到的第4个生命周期函数,表示,内存中的模板,已经真实的挂载到了页面中,用户已经可以看到渲染好的页面了
//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ById('h3').innerText)
// 注意: mounted 是 实例创建期间的最后一个生命周期函数,当执行完 mounted 就表示,实例已经被完全创建好了,此时,如果没有其它操作的话,这个实例,就静静的 躺在我们的内存中,一动不动
},
// 接下来的是运行中的两个事件
beforeUpdate() { // 这时候,表示 我们的界面还没有被更新【数据被更新了吗? 数据肯定被更新了】
/* console.log('界面上元素的内容:'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3').innerText)
console.log('data 中的 msg 数据是:' + this.msg) */
// 得出结论: 当执行 beforeUpdate 的时候,页面中的显示的数据,还是旧的,此时 data 数据是最新的,页面尚未和 最新的数据保持同步
},
updated() {
console.log('界面上元素的内容:'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3').innerText)
console.log('data 中的 msg 数据是:' + this.msg)
// updated 事件执行的时候,页面和 data 数据已经保持同步了,都是最新的
}
});
</script>
(4)vue-resource发送ajax
(还有一个叫axios,第三方包实现数据请求)
下载vue-resource,引用<script src="./lib/vue-resource-1.3.4.js"></script>。先写vue再写resource
通过this.$http.get/post/jsonp(...).then(successCallback,errorCallback);
https://blog.****.net/weixin_42154189/article/details/80583122
<script>
// 创建 Vue 实例,得到 ViewModel
var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thods: {
getInfo() { // 发起get请求
// 当发起get请求之后, 通过 .then 来设置成功的回调函数
this.$http.get('http://vue.studyit.io/api/getlunbo').then(function (result) {
// 通过 result.body 拿到服务器返回的成功的数据
// console.log(result.body)
})
},
postInfo() { // 发起 post 请求 application/x-wwww-form-urlencoded
// 手动发起的 Post 请求,默认没有表单格式,所以,有的服务器处理不了
// 通过 post 方法的第三个参数, { emulateJSON: true } 设置 提交的内容类型 为 普通表单数据格式
this.$http.post('http://vue.studyit.io/api/post', {}, { emulateJSON: true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body)
})
},
jsonpInfo() { // 发起JSONP 请求
this.$http.jsonp('http://vue.studyit.io/api/jsonp').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body)
})
}
}
});
</script>
其中jsonp可以解决跨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