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之 top 命令
一、概念
top命令经常用来监控linux的系统状况,是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二、语法
在Linux输出:top -help ,出现以下情况:
使用方式: top [-d number] | top [-bnp]
参数说明:
-d:number代表秒数,表示top命令显示的页面更新一次的间隔。默认是5秒。
-b:以批次的方式执行top。
-n:与-b配合使用,表示需要进行几次top命令的输出结果。
-p:指定特定的pid进程号进行观察。
在top命令显示的页面还可以输入以下按键执行相应的功能(注意大小写区分的):
?:显示在top当中可以输入的命令
P:以CPU的使用资源排序显示
M:以内存的使用资源排序显示
N:以pid排序显示
T:由进程使用的时间累计排序显示
k:给某一个pid一个信号。可以用来杀死进程
r:给某个pid重新定制一个nice值(即优先级) q:退出top(用ctrl+c也可以退出top)。
三、示例
1、显示进程信息 :top
输出信息说明:
1、第一行:top - 14:21:47 up 7 days, 36 min, 2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第1行是任务队列信息,参数如下:
内容 |
含义 |
14:21:47 |
表示当前时间 |
up 7 days |
系统运行时间 格式为:day |
36 min |
系统运行时间 格式为: 分 |
2 users |
当前登录用户数 |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
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三个数值分别为 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平均值。 |
注:load average: 如果这个数除以逻辑CPU的数量,结果高于5的时候就表明系统在超负荷运转了。
2、第二行、第三行为进程及cpu信息:
Tasks: 205 total, 1 running, 204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3%us, 0.4%sy, 0.0%ni, 99.3%id, 0.0%wa, 0.0%hi, 0.0%si, 0.0%st
内容 |
含义 |
205 total |
进程总数 |
1 running |
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
204 sleeping |
睡眠的进程数 |
0 stopped |
停止的进程数 |
0 zombie |
僵尸进程数 |
0.3%us |
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
0.4%sy |
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
0.0%ni |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
99.3%id |
空闲CPU百分比 |
0.0%wa |
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
0.0%hi |
硬中断(Hardware IRQ)占用CPU的百分比 |
0.0%si |
软中断(Software Interrupts)占用CPU的百分比 |
0.0%st |
3、第四、第五行表示内存信息:
Mem: 24564108k total, 24320760k used, 243348k free, 243188k buffers
Swap: 0k total, 0k used, 0k free, 17973516k cached
内容 |
含义 |
Mem: 24564108k total |
物理内存总量 |
24320760k used |
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
243348k free |
空闲内存总量 |
243188k buffers |
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
Swap: 0k total |
交换区总量 |
0k used |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
0k free |
空闲交换区总量 |
17973516k cached |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
3156100 avail Mem |
代表可用于进程下一次分配的物理内存数量 |
上述最后提到的缓冲的交换区总量,这里解释一下,所谓缓冲的交换区总量,即内存中的内容被换出到交换区,而后又被换入到内存,但使用过的交换区尚未被覆盖,该数值即为这些内容已存在于内存中的交换区的大小。相应的内存再次被换出时可不必再对交换区写入。
计算可用内存数有一个近似的公式:
第四行的free + 第四行的buffers + 第五行的cached
4、进程信息
列名 |
含义 |
PID |
进程id |
PPID |
父进程id |
RUSER |
Real user name |
UID |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id |
USER |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 |
GROUP |
进程所有者的组名 |
TTY |
启动进程的终端名。不是从终端启动的进程则显示为 ? |
PR |
优先级 |
NI |
nice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
P |
最后使用的CPU,仅在多CPU环境下有意义 |
%CPU |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
TIME |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秒 |
TIME+ |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 |
%MEM |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
VIRT |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
SWAP |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中,被换出的大小,单位kb |
RES |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
CODE |
可执行代码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
DATA |
可执行代码以外的部分(数据段+栈)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
SHR |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
nFLT |
页面错误次数 |
nDRT |
最后一次写入到现在,被修改过的页面数。 |
S |
进程状态。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运行 S=睡眠 T=跟踪/停止 Z=僵尸进程 |
COMMAND |
命令名/命令行 |
WCHAN |
若该进程在睡眠,则显示睡眠中的系统函数名 |
Flags |
任务标志 |
学习地址:
https://blog.****.net/yjclsx/article/details/8150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