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分析:抖音vs快手 以及在未来发展中所会遇到的问题
抖音与快手
对比分析
- slogan 记录美好生活 记录世界,记录你
- 抖音拍摄视频之后可以剪辑,增加特效,后期配乐,目的是为了让视频更加有创造性
- 视频时长:15s 12s-57s
- 抖音的用户主要是18到35岁,学历以本科为主,大多在沿海城市和北上广等发达城市 快手拍摄的门槛低一点
- 抖音原来的名字是A.me,崇拜我,更像是一款时尚潮流的软件,而快手更多的反映真实
- 抖音更加的社交化 体现在抖音还列出了用户所关注主播所喜欢的视频
- 抖音的评论是一个很大的特色 ,而大多数网友更喜欢看其他网友抖机灵,更像是说段子
- 盈利模式:抖音的话是广告植入 快手主要是刺激相互刷礼物,平台分成
- 用户在两个app中的用户行为统计如下表:
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很显著的区别,就是看评论和刷关注页的两款软件的用户的倾向差异很大。抖音用户更加喜欢看评论,而快手用户更喜欢刷关注页
- 抖音和快手在消费用户时间的定位都在碎片化的时间,以及休闲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用户都只花费半个小时以内的时间来刷短视频,说明产品的定位很明确
- 对于用户来说,分为拍摄者和观看者,抖音的拍摄者的拍摄动机大部分与利益相关不大,属于自嗨类型的偏多,而快手拍摄者与抖音相比,更倾向于利益,这是因为两个平台的盈利机制所导致的结果。中国人的表现欲向来很强,君子藏器与身,待时而动。短视频的崛起,就是这个时机,这个时机,让大家有了倾泄的出口。
- 在发展过程中,两者都遇到的共同问题就是,内容同质化严重。产品真正受欢迎的不是他的外表,也不是它的营销手段,最重要的就是它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而内容的同质化严重,必然会导致用户的流失,据统计两款软件的用户都认为发展到现在,内容同质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认为快手这个问题更严重的用户更多一点。
结论
现在短视频软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容同质化严重,想要真正的发展长远,必须得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这里发表一下的我自己的看法。(我从抖音重度用户的角度进行分析)
- 娱乐的的确确存在庸俗之分,尽管可能抖音最初的想法是做高大上的内容,但是随着用户基本盘的扩张,内容的庸俗化基本上是一种必然,然而你总不能为了内容而把这些用户过滤掉,那与你做产品想达到的效果又相违背了,能做的只能说减少这种庸俗的内容。由于用户的显著增加,抖音的大部分视频的质量趋于一般化,抖音快手化,而且年龄段也不局限于核心用户群,其它年龄段用户的加入,必然要引起重视。 解决方法:我觉得可以在账户信息中获取用户的年龄,来为不同的年龄段推荐不同年龄段喜欢的视频,抖音是今日头条旗下的产品,它的算法推荐功能相当强大,想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不可能。这样做的作用,会很大程度减少非核心用户的流失。
- 有很多视频是由抖音小助手发起活动,大家挑战来拍摄的,必然带来大量视频重复且不具观赏性,重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同用户拍摄同一个主题的,另一个是同一个用户拍摄同一个主题,只不过换一个场景。这样的话,一方面对普通玩家造成疲劳,一方面让拍摄者感受不到激励,陷入死循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同质化引起的审美疲劳。 解决方法:可以在同一个主题下拍出的视频进行筛选,将好评率高的放入推荐池,进行推荐,尽可能不让重复的视频反复推荐,以此来降低用户的流失。
- 我作为抖音的用户,我觉得抖音的内容方面比较时尚高端,尤其是与快手相比,因为觉得快手的内容过于贴近底层,很俗气,不像抖音上都是帅哥靓女这种高端。但是从客观的思考了一下,抖音上看到的帅哥美女大多都不是真实的,而是用剪辑工具和高倍美颜生成的,抖音的时尚不过是一个特定群体的想象,这与快手用户发自内心地觉得牌牌琦的社会摇帅气有牌面,并无本质差异。正如《断章》中所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其实本质谁都一样,不存在谁看不起谁。 解决方法:一款产品真正能发展的长远,必须要有它的文化底蕴。想要长久的建立一个用户群体,我认为最直接有效方法是合理正确的传播正能量的内容。正能量的传播可以让用户群体以及用户群的关系群更深刻的理解产品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