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小游戏需求获取与分析
一、项目前景与范围
1.1项目背景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分类可以降低垃圾后续处理的经济成本。垃圾分类使得垃圾中的含水量降低,不仅利于末端分选效率,且垃圾焚烧低位热值提升。低位热值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吨垃圾发电量,从而提升焚烧处理盈利能力。
提高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垃圾分类使得不同的垃圾能快速的得到相应处理,大多可回收利用资源便能准确到达相应机构手中,经过处理再次回到市场创造经济价值。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垃圾分类使得易腐烂、有毒有害等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减少了蚊虫滋生,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垃圾易于焚烧,焚烧过程减少了二噁英的产生,同时也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2010 年后,北京、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开始相继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并设置了垃圾分类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逐渐成为一-种新型垃圾处理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但公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度的兴趣不高。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7 年,国务院提出部分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上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
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合计达到35%以上,具体包括31个大陆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邯郸苏州铜陵等10个城市;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2025 年以前,中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必须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收集制度,有利于中国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198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博士通过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证实了人的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所以大脑潜能的开发重在右脑的开发。游戏的信息处理主要通过右脑,游戏式教学的核心是“寓教于乐”和“润物无声”。游戏是形式和途径,教育是目的,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有趣的形式当中。激发对象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象的学习能力。
游戏式教学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对象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时候并不容易抓到对象的点。寓教于乐的游戏式教学更容易被对象所接受。小游戏可以很好的利用碎片时间以增加大众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
1.2项目范围
•普通用户
通过账号密码登录后开始垃圾分类小游戏,游戏可分为多个模式,如:闯关模式、竞技模式、娱乐模式等。游戏后可查看排行榜,与个人得分记录与游戏记录。项目附带垃圾分类搜索系统,用户可通过垃圾关键词搜索相关垃圾的分类情况与详细资料。
•系统管理者
增加、删除、修改垃圾分类信息与垃圾资料,管理并保存用户资料。优化游戏、改良游戏设计与界面,处理用户反馈并可向用户发出通知。
1.3问题域
垃圾分类小游戏是面向居民的,此项目通过游戏的方式以提高用户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同时作为工具供居民在实际的垃圾分类时进行实时的垃圾信息搜索以解决用户不清楚手中垃圾该如何分类的问题。
二、涉众
2.1涉众定义
软件系统的涉众可以定义为:所有能够影响软件系统的实现,或者被实现后的软件系统所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从定义可以看出,涉众能够影响项目的成败。
2.2涉众分析
1.涉众概要
涉众编号 | 涉众名称 | 涉众说明 | 使用系统的方式 |
---|---|---|---|
1 | 普通用户 | 普通用户是指用该系统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和垃圾分类搜索功能的用户 | 1. 登陆并注册该系统 2. 使用垃圾分类小游戏功能 3. 使用垃圾分类搜索功能 4. 进行用户反馈 |
2 | 管理员 | 管理员是指维护项目正常运行并管理用户信息的用户 | 1. 审核、修改用户信息 2. 维护系统基本功能的运行 |
3 | 系统开发人员 | 系统开发人员是对系统进行开发和维护的人员 | 对系统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维护和修复 |
2.涉众简档
涉众 | 涉众代表 | 特点 | 职责 | 成功标准 |
---|---|---|---|---|
1普通用户 | 普通用户代表 | 系统的主要使用者 | 1.登陆并注册该系统 2.使用垃圾分类小游戏功能 3.使用垃圾分类搜索功能 4.进行用户反馈 | 1. 能顺利进行游戏 2.能成功搜索到想搜索的垃圾所属分类 |
2管理员 | 管理员代表 | 系统的预期使用者之一 | 1.审核、修改用户信息 2.维护系统基本功能的运行 | 系统平稳正常运行 |
3系统开发人员 | 系统开发人员代表 | 系统的开发者 | 对系统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维护和修复 | 游戏运行良好 |
三、硬数据采样
据本团队在近期所进行的《垃圾分类小程序意见调查》显示大众对垃圾分类完全不了解的占6.56%,了解不多的占85.25%,非常了解的仅占8.2%。由此可见大众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不高,是垃圾分类推行的一大困难。解决大众对垃圾分类了解程度过低的问题迫在眉睫。
四、系统环境
4.1系统结构设计以及子系统划分
在最初的项目需求设计的时候已经确定,该项目定位为“学习游戏+搜索工具”,即主要功能为游戏与垃圾分类搜索引擎两部分。两大功能为两大系统,再加上用户系统即总共为三大系统。
(2)搜索系统结构
(3)用户系统结构
4.2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如上述中对整个项目的划分中,系统结构主要设计难度在于游戏系统与搜索引擎系统。其中游戏系统的数据传输主要于相关垃圾的分数与用户是否能获得该分数,并且作得分的累积。在搜索引擎中,主要为数据流入与数据流出两种数据交互方式。
游戏的基本模式为,相关垃圾从顶部掉落,玩家通过控制环保控件发射环保子弹攻击掉落的垃圾。不同的垃圾根据不同的分类代表不同的分数与射击次数。
4.3接口设计
本身我们将处理数据的一部分封装成模块并留出接口。其次我们利用了微信小游戏官方提供的API以及云开发提供的云函数作为接口用于实现各类功能的实现以及数据的传输。
4.4系统简要
硬件接口:移动设备
软件接口:微信
开发工具:微信开发者工具
五、用户需求
5.1项目描述
项目定位为“游戏+工具”。大众对垃圾分类方法极低的了解程度是垃圾分类在开始全面性推行时极大难点。本项目将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游戏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有趣、易吸收的分类知识教学;在用户投放垃圾时,可通过扫码进入本程序的搜索功能进行查询以确定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
5.2项目功能
系统功能 | 功能描述 |
---|---|
评判系统 | 评判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并使获得相应得分; |
分享系统 | 分享小程序给好友,邀请好友参加垃圾分类游戏; |
垃圾搜索系统 | 如果用户不懂某垃圾具体分类,可以输入垃圾名称,系统根据名称给出垃圾分类结果; |
后台管理系统 | 会员管理;信息管理;测试管理;系统管理;留言管理;后台内容编辑器采用所见即所得富文本编辑器,具有轻量,可定制,注重用户体验等特点 |
内容管理系统 | 实现上传图片,上传文字功能; |
信息搜索系统 | 信息查询系统提供了对信息的检索,方便浏览者以更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
5.3用户特点
不了解垃圾分类;不了解某垃圾为何类;想以轻松的方式了解垃圾分类;网络用户。
六、参考文献
[1]骆斌,丁二玉.需求工程—软件工程建模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曹静. 软件建模技术[M].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3]胡圣明、褚华.软件设计师教程[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李明树,杨秋松,翟健. 软件过程建模方法研究[J].软件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