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篇—性能测试概念(1)
性能测试概念
性能测试针对系统的性能指标,建立性能测试模型,制定性能测试方案,制定监控策略,在场景条件之下执行性能场景,分析判断性能瓶颈并调优,最终得出性能结果来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既定值。
1.性能测试指标
- 时间指标
- 容量指标
- 资源率指标
2.性能测试模型
- 真实场景的抽象,可以告诉性能测试人员,业务模型是什么样子。 选择适合自己系统业务逻辑的方式,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时间来做事情。
3.性能测试方案
- 方案规定的内容中有几个关键点,分别是测试环境、测试数据、测试模型、性能指标、压力策略、准入准出和进度风险。
4.性能测试监控
- 要有分层、分段的能力,要有全局监控、定向监控的能力。
5.性能测试预定条件
- 包括软硬件环境、测试数据、测试执行策略、压力补偿等内容。
6.性能测试场景
①.在既定的环境(包括动态扩展等策略)、既定的数据(包括场景执行中的数据变化)、既定的执行策略、既定的监控之下,执行性能脚本,同时观察系统各层级的性能状态参数变化,并实时判断分析场景是否符合预期。
②.性能场景分类
- 基准性能场景
- 容量性能场景
- 稳定性性能场景
- 异常性能场景
7.分析调优
①.对性能项目分类
- 新系统性能测试类:这样的项目一般都会要求测试出系统的最大容量。
- 旧系统新版本性能测试类:这样的项目一般都是和旧版本对比,只要性能不下降就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推算容量,对调优要求一般都不大。
- 新系统性能测试优化类:这类的系统不仅要测试出最大容量,还要求调优到最好。
②.性能团队的职责
- 性能验证:针对给定的指标,只做性能验证。
- 性能测试:针对给定的系统,做全面的性能测试,可以得到系统最大容量,但不涉及到调优。
- 性能测试 + 分析调优:针对给定的系统,做全面的性能测试,同时将系统调优到最优状态。
8.性能测试结果报告
- 调优前后的 TPS、响应时间以及资源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