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收藏的珍贵藏品温湿度监测的重要性
对于现在很多馆藏工作者来说,怎么样对文物、图书和特藏书籍的合理保存,使它们不受温湿度的影响,更好的得以保存和珍藏,则尤为重要。根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
基本书库的温度不宜低于5℃和高于30℃,相对湿度不宜小于40%和大于65%,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相应的建筑构造或设备处理。
特藏书库温度应保持在12-24℃之间,日较差不应大于±2℃,相对湿度为45%-60%,日较差不应大于10%。
而博物馆收藏的珍贵藏品都是由不同材料构成的,而藏品的自然损坏,其实就是构成藏品的材料受到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出现的劣化变质。在影响藏品保存的各种环境因素中,蕞基本并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公司的馆藏温湿度监测系统能够对博物馆内温度、湿度进行现场巡检显示,博物馆管理员也可通过管理中心实时查看温湿度信息,或进行历史数据存储、查询及打印。
为了准确控制温湿度在规定范围内,各地各个图书馆和博物馆相继购买我公司300G系列温湿度记录仪和温湿度监测系统对馆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设置报警的温湿度范围,如有超限的情况发生,能第一时间反应给相关的工作者,及时的控制和处理。保证各类文物和图书不受影响。
长期以来,尽管全国的博物馆工作者为保护文物做了大量工作,但文物入馆收藏后受损的情况仍然非常普遍,这种现象与博物馆的收藏环境不宜密切相关。及时了解和掌握文物所处环境的变化,防止文物劣化变质,关键在于采用何种手段进行温湿度的检测,使不适宜的环境尽快得到改善。本文在对国内外温湿度监控研究状况调研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温湿度环境监控技术的局限性,研发了博物馆温湿度无线监控系统,并对该系统在首都博物馆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总结。
监测模块:
功能参数:
传感器采用瑞士盛世瑞恩(Sensirion)SHTX系列或霍尼威尔Honeywell(HS1101/HIH4000)
SHT15型智能传感器的相对湿度测量范围是0~100%,最高精度为2%RH(SHT10为5%RH)。
温度测量范围是—40℃一十123.8℃。分辨率为0.1℃。响应时间小于3s。
相对湿度参数
分辨率0.03 %RH
精度典型值±5 %RH
重复性±0.1 %RH
迟滞±1 %RH
非线性度
线性化<<1 %RH
响应时间3 tau (63%) 8 S
量程范围0 100 %RH
长期稳定性4典型值< 0.5 %RH/yr
温度参数
分辨率0.01°C
精度典型值±0.5℃
重复性±0.1°C
-40 123.8°C
量程范围
-40 254.9°F
响应时间6 tau 63% 5 30 s
长期稳定性<0.04℃/yr
三、上位机软件功能:
监控界面直观显示每个监测点的名称、位置、编号、温度数值、湿度数值。
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修改、减少监测点的名称、位置、编号。
可查看每个监测点的温度/湿度等数据曲线。
每个监测点的采集数据实时存入数据库,可导出EXCEL表格。
实时记录监测点的越限记录,存入数据库,可导出EXCEL表格。
有监测点越限时,计算机播放声音告警。
邮件报警功能:每次的异常记录都通过邮件发送到负责人邮箱。
可选功能
短信报警功能
现场报警:声光报警
四、 软件界面
传感器位置编号:可以直观的显示每个房间的每个传感器的位置编号以及工作状态
模块配置: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每个房间的串口号、传感器数量、报警点的上限和下限等
系统配置:可以设定数据保存时间间隔、短信警告配置、网咯警告配置
异常记录:可以将每个房间的每个监测点的异常状况记录下来并可以导出EXCEL表格
数据处理:可以画出温湿度变化的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