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推出 “Edge 漏洞研究计划”,类似于谷歌的 Project Zero 项目
聚焦源代码安全,网罗国内外最新资讯!
编译:奇安信代码卫士团队
使用开源代码库重构 Edge 浏览器后,微软宣布推出专注于 Chromium 的类似于 Project Zero 风格的安全研究项目。
微软重新发布基于 Chromium 的浏览器 Edge 接替 IE 浏览器后,组织浏览器安全专家团队对谷歌的浏览器构建仓库进行研究。微软的首席安全工程主管 Johnathan Norman 指出,“在接下来的数个月时间里,我们将详述迄今为止找到的某些漏洞、我们如何利用、识别这些漏洞的方法、以及从尝试加固复杂代码库经历中学到的经验。他表示,”尽管我们并未局限于任何特定的主题,但我们计划分享 exploit 代码和 exploit、漏洞查找工具并分享保护 Edge 安全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项目的覆盖范围
Norman 表示将根据负责任的披露指南公布研究成果,“虽然主要关注 Edge 和其它基于 Chromium 的浏览器,但时不时也会包括其它目标。”这实际上是微软效仿趋势科技和谷歌分别在2005年和2014年推出的 Zero Day Initiative (ZDI) 和谷歌的 Project Zero 研究项目。这两个项目旨在研究 0day 漏洞并公开披露研究成果,使更广的信息安全社区可以获益。
接受谷歌关于更广范围的 Chromium 协作可能性讨论邀请后,微软的“安全研究员花费了数月的时间研究以往的漏洞以及 exploit 技术,通过独立安全研究员、谷歌 Project Zero 和 Zero Day Initiative 等发布的 writeup,确保 Edge 新版的安全。
Edge 基于微软自己的专有浏览器和 JavaScript 引擎,在2020年1月作为基于 Chromium 的 Web 浏览器重新发布。
Norman 指出,这一动作意味着微软会汲取自2008年推出以来,Chromium 所开展的安全研究经验和教训,并“重新思考”保护 Edge 浏览器安全的“方法”。
自迁移至 Chromium 后,微软已经 “向 Chromium 项目报告了数百个安全漏洞、贡献修复方案,并和 Chromium 团队改进 Windows 上沙箱的安全。“
在该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和遗留的 Edge 浏览器相比,外部研究人员从基于 Chromium 的 Edge 浏览器中找到的漏洞减少了200%,而且“在2020年 Pwn2Own 黑客大赛中毫发无损。”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浏览器都在使用相同的代码库,这项研究带来的好处将覆盖更广范围的人群。Norman 指出,”为此,我们决定公开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帮助别人,就像我们在重新设计 Edge 浏览器得到帮助那样。“
Zero Day Initiative 计划的沟通经历 Dustin Childs 对这一消息表示赞赏。
他表示,“将几乎所有的 Web 浏览器这些‘蛋’都放在一个基于 Chromium 的‘篮子’里当然为攻击者提供了多种目标。挖掘漏洞的研究人员人数越多,越好。“
Childs 表示,“看到微软所找到的漏洞数量和类型之多”,以及“他们能否缩小 Chromium 更新之时和更新集成到基于 Chromium 的 Edge 浏览器之时之间的补丁差距” 激起了他的好奇心。虽然这种延迟时间可能很短,但仍然使攻击者获得机会窗口。“
Chromium 浏览器的市场份额
Chromium 包含2500万行代码,使世界上最大也最为复杂的开源项目之一。
目前,Edge 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为 7.5%,是继谷歌 Chrome 和 Firefox 之后的第三大最流行的浏览器。Chrome 浏览器也基于 Chromium 之上,但 Firefox 浏览器并非如此。
其它仍然活跃在市场上但比重较小的基于 Chromium 的浏览器还包括 Opera、Vivaldi、Bravehe Blisk 等。
目前微软尚未就此事置评。我们将持续关注动态。
推荐阅读
奇安信代码卫士帮助微软修复Edge浏览器和Windows内核高危漏洞,获官方致谢和奖金
微软推出 Edge Insider 漏洞奖励计划,最高赏金3万美元
原文链接
https://portswigger.net/daily-swig/microsoft-unveils-plans-for-project-zero-style-chromium-research-program
题图:Pixabay License
文内图:bleepingcomputer
本文由奇安信代码卫士编译,不代表奇安信观点。转载请注明“转自奇安信代码卫士 https://codesafe.qianxin.com”。
奇安信代码卫士 (codesafe)
国内首个专注于软件开发安全的
产品线。
觉得不错,就点个 “在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