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现在有答案了。。。

 

 

先说答案:15.87%

15.87% 是什么意思?我来慢慢解释,先来看下面的一幅图:

 

绿色代表舒适区

紫色代表学习区

红色代表痛苦区

如何高效学习?现在有答案了。。。

 

如果一项任务对你来说太简单了,很轻松就能搞定,那么你会觉得无聊,如果长时间都做这种简单的工作,你的技能也不会提升。

那么你就处在舒适区,很多人工作了十几年,能力不但没有提升,反而退步了,就是因为长时间呆在舒适区里不愿意跳出来,他们的理由是:舒适区这么香,为什么要跳出来呢?

现在有个词很热叫跳出舒适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如果不跳出舒适区的这个坑,你就无法进步,甚至退步。。。

如果一项任务对你来说太难了,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经常是一脸懵逼的情况,那你很可能就处在痛苦区了。

如何高效学习?现在有答案了。。。

 

这时你的技能同样提升不了,因为你根本做不了什么事,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完成不了任务。

如果一项任务对你来说既不是很简单也不算太难,不会觉得无聊,稍微努努力就能够得着,那么恭喜你,你进入了传说中的学习区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神贯注,根本不关心身边发生了什么,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后来忽然发现,咦,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这就是进入了心流的状态,通常在学习区才能进入心流状态,这时候的学习效率就是最高的。

 

如何高效学习?现在有答案了。。。

 

骚年,莫急。。。

 


 

你有没有发现,上图中的学习区是不是很小?就那么一点点,老子怎么能华丽的降落在学习区内呢?有操作手册不?

有,就是这个神奇的15.87%。

科学家研究发现(什么科学家?哪个研究?请看:https://doi.org/10.1101/255182),当你学习的时候熟悉的内容占84.13%(约85%),不熟悉的内容占15.87%(约15%)的时候,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比如你学习一篇英文文章,里面的单词有85%是认识的,只有15%是不认识的,那么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不仅能读的懂,还容易记住新单词。

如果一篇文章的所有单词你全都认识,那么对你来说就太简单了,毫无挑战同时也学不会什么新东西。

如果这篇文章的单词你有一半不认识,估计你是看不下去的,转身就去撸王者荣耀了。

把握住这个15%的挑战比例,你就拿到了进入学习区的钥匙。

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

比如,我们看一部电影,其中85%的剧情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套路,但是有15%的内容是我们以前没看过的,新的创意,我们就会觉得这个部电影又熟悉又有新意,会觉得很好看。

比如,我们玩游戏,如果游戏太容易通关,我们就会觉得无聊,太难了,我们也会很容易放弃,只有难度刚刚好,有15%的失败率,我们集中注意力,好好好玩就能通关,我们就会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

比如,追女生的时候,我们用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套路,比如送花,约看电影等,但是同时又能给她一些意外的惊喜,让她眼前一亮,效果肯定更好哟。

 

总结一下

  1. 我们要量化我们的学习曲线,尽量保证学习时新的内容占15%左右,这样我们的学习效率最高。
  2. 循序渐进很重要,我们学一项新技能的时候,一定要在熟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的学习新知识,控制好难度。

 

这个15.87%​,是不是很神奇?​

 

 

参考资料:得到APP《万维钢精英日课3》

 

如何高效学习?现在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