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协议、OSPF协议知识点总结--1
1.按自治系统分类:
1.AS:自治系统----可管理的范围
2.IGP:内部网关协议----AS内部使用的网关协议
3.BGP:外部网关协议----AS边界之间使用的协议
2.按算法分类:
1.距离矢量型
2.链路状态行
3.RIP(路由信息协议)
1.按AS划分是IGP网关协议、按算法分类是距离矢量性协议。
2.工作于4层,UDP封装,端口520.
3.使用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网络的距离。
4.应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中。
5.特点:配置简单
易于维护
适合小型网络
6.RIP工作方式:
(1)路由器运行RIP协议后,首先会发送路由请求,收到请求的路由器会发送自己的RIP路由进行相应。
(2)网络稳定后,路由器会周期发送路由更新信息,更新周期60s
7.RIP路由协议选路优先的会更靓标准:
跳数
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一
最大跳数:16跳
8.RIP版本:
1.RIPv1:
(1)RIPv1是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和CIDR
(2)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
(3)不支持认证
2.RIPv2:
(1)RIPv2位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与CIDR
(2)支持以广播或组播(224.0.0.9)方式发送报文
(3)支持明文认证和MD5密文认证
9.IGP路由器宣告:
(1)当宣告的地址段包含它直连地址段的时候,该直连址段将会被通告出去(复制给其他路由器)
(2) 宣告的地址段如果包含直连网段,那么该直连网段接口上将会自动被发送、接受RIP的数据包
10.路由学习规则:
11.防环机制
(1)水平分割:路由从路由器的一个接口进入,就不能从这个接口出。
(2)毒性逆转 :当路由器的一条路断掉之后,该路由器首先不会记为down状态,反而记为infinity状态,它会把断条的路由记为possibilydown状态(带毒路由)发给其他路由器,若其他路由器没有可到达这条路由的路径,则其他路由器会返回带毒路由(二次中毒)这时,该路由器才会把该路由记为down状态。其他路由器也会随之收敛。
(3)保持失效计时器:180s
(4)拓扑发生变化,立即进行路由更新
12.RIP四种计时器:
(1)周期更新时间:60s
(2)死亡事件:180s
(3)保持失效计时器:考验报文是否能挺过180s:180s
(4)刷新计时器:240s
4.OSPF(开放式路径最短优先)
1.按AS划分:IGP
2.按算法分:链路状态型
组播:224.0.0.5 224.0.0.6
4.封装于三层,协议号89
5.优点
收敛快
扩展性好
支持认证
6.LSA:链路状态通告信息,并不是数据包,被封装在包中运输
7.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用来存放从其他路由器收集来的LSA
8.最短路径树:路由器会将收集到大量LSA通过运行SPF算法生成最短路径树,最终得到路由的最短路径
9.OSPF五种报文:
Hello报文
DD:描述报文(缩略的LAS信息)
LSR:链路状态请求
LSU:链路状态更新报文(最完整的LSA信息)
LASCK:链路状态确认报文
10.OSPF传递信息必须要维持在邻接状态
11.OSPF邻居状态机:
(1)init状态:只收或只发状态
(2)2--way状态:双向建立
(3)Exstart状态:选择主从关系
(4)Exchange状态:传递缩略信息(相当于一本书的目录)
(5)loading状态:传递详细信息
(6)Full状态:加载完信息后,进入的状态
Attempt:按需链路状态
12. Router ID:路由器的标识
Router ID 生成方式:
(1)手动:手配
(2)首先查看路由器是否有回环地址,有回环地址,则选回环地址最大的地址,若没有,则选择物理接口最大的地址
13.DR和BDR的选举:在不减少链路信息的情况下,减少链路链路信息的重复。
具体选举:
(1)先查看接口优先级: 0--255 0:没有选举权 255:选举权最大 1:默认值
(2)如果优先级一样,则比较Router ID ,选择Router ID 最大者
DRother之间不能通信,仅靠DR或者BDR传递链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