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

什么是协议?

为了使数据可以在网络上从源传递到目的地,网络上所有设备需要“讲”相同的“语言”

描述网络通信中“语言”规范的一组规则就是协议

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

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或者一组惯例

协议分层

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

-数据以电子信号的形式穿越到达正确的计算机,然后转换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受者能够阅读

-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将协议进行了分层设计

服务与服务访问点

服务是网络中各层向其相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服务访问点(SAP)

-N+1层实体是通过N层的SAP来使用N层所提供的服务

-SAP相当于相邻层之间的接口


服务类型

面向连接的服务

先建立连接再传输数据,之后再断开连接

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不需要携带目的地址

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无连接的服务

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直接发送数据

每个报文都带有完整的目的地址


服务元素

面向连接的服务在建立连接和断开连接过程中,使用以下几个服务元素

请求(Request) 用户请求建立一个连接

指示(Indication):服务提供者向被呼叫方示意有人请求建立连接

响应(Response):被呼叫方用来表示接受建立连接的请求

确认 (Confirm):服务提供者通知呼叫方建立连接的请求已被接受


OSI协议模型

通信(通信的双方需要“说”相同的语言)

协议(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为了降低复杂性)

协议分层 1977年,ISO组织发布了OSI参考模型



osi的七层框架

OSI参考模型



OSI的七层框架功能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会话层 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传输层 进行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物理层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