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想1

开始记录生活美好,今天讲第一次参会,最近读的两本好书,还有几个景点推荐。

  • List item

    今天看到一本关于写作的书,写道要把写作当成一个习惯,汪曾祺在《岁月清供》中也提到一个作家要养成一个习惯,经常观察生活,并用印象记录下来。在自己开始写作的时候,发现自己离高中写作的时候已经很多年不动笔,如今动笔也很生硬,但是一直想记录点什么,特别是记录下自己几天内了解到的一个知识,或者写写看最近自己在做什么,因为有些东西日后还是会用到,又折返回去捡起来也不太方便。还是决定养成一个时常动笔写作的习惯。将平常的零碎时间用来学习知识点和写点文字。今天是6.14,想想最近还是有很多知识可以值得被记录的。今日记录没有进行重点的知识点,就先写点最近的事情。
    1)首先,第一次参加了一个会议,了解到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过的生活,即背靠一个大书橱,书橱上有着各种书籍,当你起身活动的时候可以随意抽取一本来看看,或者工作累了闲暇之余翻翻书这也是一种享受啊。其次,是自己的听力真的是太差了,她们做英文汇报的时候一脸懵,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用英文汇报一篇文章,这需要自身去打破舒适圈,一直没有去好好练习听力。最后,未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关于怎么点评文章,怎么找到文章的不足,怎么概括一篇文章,突然想到她们概括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学以致用。
    2)最近看了两本书,非常值得推荐。一本是《你当鸟飞往你的山》,英文是《Education》。说起和这本书的故事是,一直有看到微信公众号和各路推荐的一本畅销书,但是对畅销书有种莫名的反感,一直没看,直到一个大学老师在朋友圈强烈推荐了这本书,是不是要看看了呢,找到了资源PDF的,一口气就读完了(确实不能小瞧一本书,转念一想是不是和这本书的机缘还没有到呢)。大概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女生从大学之前一直在家里受的教育,直到去上大学了才开始接受家庭之外的教育。之前家庭教育中都是父亲灌输的政府是无用,外面的学校教育是毒害孩子等等观念,等到女生上了大学才知道其实学校的教育也是很有趣,之前抵触的观念也不一定是对的。为了获取奖学金,女生刻苦学习读到硕士,后来经过推荐读到了博士,可是越向上读越觉得家庭中父亲和哥哥之前的观念和言行是错误的,甚至影响往后的一生。这时候内心两种观念的对立,直至与父亲家庭脱离关系,一度严重怀疑自身的教育是对的吗,父亲的观点又是对的吗,在这些内心纠结中女生颓废了,直到真正和整个家族脱离关系,女生决定去理解其中的原因和历史的起源,根据自身的矛盾在书中找寻答案,不仅写出了博士论文,也坚定了内心的答案,完成了真正的蜕变,她将这种蜕变叫做教育。其实,一路走来我自己也会有所怀疑,身边的人不支持,自己有时候的想要放弃,或者觉得别人走的路会更好。读完这本书后缓解了自身的怀疑,坚定的走下去就好了,一直在你想走的路上就好了,这就够了,当然,其中要倍加努力和刻苦。 还有一本书是《沧浪之水》,来自诗歌中的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在官场内的小科员从坚守自身信念被冷落,到最后放弃信念反而一路高升。走着走着把自己走没了,却获得了一些身外之物,可是没有这些身外之物生活难以继续。可能就是生活给了你什么又会让你放弃什么吧。
    3)还有最近上的最后一趟课,成为了景点介绍的一节课。也说说具体有些地方值得一游的呀。有福建泉州的蟳埔村(用贝壳做的房子,体现了我们仙人的乡村美学,那里吃喝玩乐一条龙,还有头花构成的头顶小花园,日常的集市,加之那边晴朗的天空可谓是明朗的生活啊)、陕西的袁家村(想要感受陕西特色和文化就去这里吧)、福建的澳角村(两个海中间形成的村子)、江西的婺源(晒秋,如今还可以晒春晒夏了,晒秋本是无意之举,结果变成了一道风景线,生活也是有很多的美学啊)、云南的沙溪古镇(保留着完好的古建筑、古戏台、在那里坐着喝杯茶,看看书,生活不由自主慢下来了)、福建连江(这里能够吃到最正宗的海鲜,即使是一顿早餐也能够尝到鲜味,还有小巷子里的一些百年老店也是值得一吃的)。还有一次会议没有写,等去了解了再来写,随便写写近期学到的面板数据处理。 生活还是有很多滋味的,还是有很多值得期许的,偶尔会有失望和低谷,但是想想还有那么多好书没有看,好多有趣的地方没有去看,好吃的东西没有吃过。原来生活这么多元,迷茫找不到意思和答案的时候,就去他人别处找找,可能是一本书,可能是一个地方,也可以是醒来后的静坐一会。
    生活随想1生活随想1生活随想1生活随想1生活随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