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架构演变学习
【前言】
之前项目上用的是dubbo的框架,不知道为什么。 最近学习宜立方商城这个项目,视频的老师有讲。 在此总结记录一下。
【正文】
1.传统架构
适用于并发量小的情况下。
2.1000并发的时候
一台tocat服务器默认支持并发量为150,理论上能达到最大并发量250,所以此时我们要设置tomcat集群,但是tomcat集群会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服务能力先增加后下降。所以增加集群中节点数量不能成为解决并发问题的不二法门。 一般节点为5个左右
3.10000并发时
出现了分布时架构,把系统按照功能点拆分,单独为某一个节点添加服务器。需要系统之间配合才能完成整个业务逻辑。
分布式架构:多个子系统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业务流程。系统之间需要进行通信。
集群:同一个工程部署到多台服务器上。
分布式架构:
把系统按照模块拆分成多个子系统。
优点:
1、把模块拆分,使用接口通信,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2、把项目拆分成若干个子项目,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子项目。
3、增加功能时只需要再增加一个子项目,调用其他系统的接口就可以。
4、可以灵活的进行分布式部署。
缺点:
1、系统之间交互需要使用远程通信,接口开发增加工作量。
2、各个模块有一些通用的业务逻辑无法共用。
4.基于soa的架构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也就是把工程拆分成服务层、表现层两个工程。服务层中包含业务逻辑,只需要对外提供服务即可。表现层只需要处理和页面的交互,业务逻辑都是调用服务层的服务来实现。
因为表现层和服务层成为了不同的工程,所以要实现一个功能就需要两个系统间进行通信。那么远程通信有哪几种方式呢?
1、Webservice:效率不高基于soap协议。项目中不推荐使用。
2、使用restful形式的服务:http+json。很多项目中应用。如果服务太多,服务之间调用关系混乱,需要治理服务。
3、使用dubbo。使用rpc协议进行远程调用,直接使用socket通信。传输效率高,并且可以统计出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调用次数。
实例:宜立方商城的架构图:
【总结】
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