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一)嵌入式系统概述

一、嵌入式系统定义

1.内涵上

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应用系统对功能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1)为了某些特殊应用,可以对软硬件构成就行不断的调整。

2.外延上

把数字计算机系统分成通用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两大类。通用计算机是指如微型计算机(PC)、大型计算机、服务器等,除此之外的计算机称为嵌入式系统。

3.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面向特定应用,较低的成本,便携性,功耗低,支持能力,可靠性,不具备自开发能力–大部分系统不具有可编程的能力。

二、嵌入式系统芯片

1.嵌入式控制器(MCU)–单片机:Micro controller unit

以某一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芯片内部集成各种必要功能和外设。
最大特点:单片化,体积大大减小,功耗和成本下降,可靠性高,外设资源十分丰富,适合控制。因此叫做微控制器
优点:集成性好,芯片最大程度单片化
缺点:单模块功能不强大,集成度太高,单个的功能就弱化,比如存储容量或者flash。
应用领域:对系统要求不高的场景,嵌入式系统工业的主流。

2.嵌入式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 Unit

由通用计算机的CPU简化而来
只保留了与嵌入式应用密切相关的功能部件
功耗低,处理器结构可扩展,存储保护调试功能丰富
与MCU(controller)相比模块功能得到了极大提升,智能手机多使用这个芯片。外部扩展了较多的一些芯片,比如flash,存储器等。

3.嵌入式信号数字处理器(DSP:Digital Singnal Processing)

是一种非常擅长于高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如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的嵌入式处理器。
主要特点:多总线结构–哈佛结构(程序、数据分开存储,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可以分别接受指令,进行操作),流水线操作(同一时刻完成多个工作),专用硬件乘法器,快速指令周期,低功耗,高运算精度。
应用:带有智能逻辑的消费类产品,生物信息识别中断,数字图像处理等运算量较大的场景。

4.嵌入式片上系统(SoC: System on Chip)

结合了多种功能模块,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单个芯片完成整个系统的主要逻辑功能
有可编程的片上系统。

三、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基本组成

1.嵌入式系统硬件基本组成

程序、数据存储器分开。
ADC,ACD,模数转化器,数模转化器,因为会接收到数组信号或者模拟信号。
学习笔记(一)嵌入式系统概述

(1)基本电路:电源、重启电路和时钟电路
电源电路为嵌入式系统提供工作电源。
重启(Reset)电路主要包括上电重启电路和按钮重启电路。
时钟电路:由于嵌入式系统芯片都是时序型电路,需要一个标准的时钟源,因此需要一个专门的时钟电路提供基本时钟。满足基本的时序要求
(2)存储电路:RAM和ROM
嵌入式芯片需要存储程序和数据才能实现正常工作,所以存储电路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储芯片主要分为RAM(随机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取)两大类别,其中RAM主要用于存放数据,ROM主要用于存放程序。
(3)模拟电路-模数转换(AD)和数模转换(DA)
由于嵌入式芯片经常需要获取到传感器数据,而传感器数据一般是模拟信号,所以采集这些信号需要模拟数字转换,目前大部分嵌入式芯片内部都集成了AD,所以可以直接引入模拟电压。
(4)其他常用接口电路

2.嵌入式系统软件基本组成

(1)嵌入式裸机软件系统
没有操作系统,只能应用于一些简单的任务,循环轮换:把系统的功能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任务,然后把它们包含在一个永不结束的循环语句当中,按照顺序逐一执行。当执行完一轮循环后,又回到循环体的开头重新执行。
(2)前后台系统
在循环轮换的基础上,增加了中断处理功能,
后台程序一般是一个无限循环
前台程序是一个中断服务程序,负责处理异步事件。
(3)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系统
利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不是直接面对嵌入式硬件设备,而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编写,易于实现功能复杂、系统庞大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