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控原理】(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A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A.a 自动控制系统
控制:是指利用控制装置来操纵被控对象, 使被控量按指定的规律变化。
被控对象: 在自动控制技术中,把工作的 机器设备称为被控对象
被 控 量:把表征这些机器设备工作状态 的物理参量称为被控量。
控制装置:产生控制信号的物理装置。
系统:由相互关联的部件按一定的次序构成的结构, 能够提供预期的输出。
自动控制系统:在没有人直接参与下,利用控 制装置来操纵被控对象,使被控量按指定的规 律变化的控制系统。即把人的工作用机器代替。
人控制 | 机器代替人控制 |
---|---|
A.b 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自动控制的任务:利用控制装置操纵被控对象,使 被控量按指定的规律变化,通常希望被控量等于给定 值。
若给定值以时间函数表示,被控量以时间函数 表示,则应使被控量满足
但是实际系统中通常存在储能和惯性等因素,所以系统的输出不可能马上等于输入,需要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动态过程:将系统受到给定值或干扰信号作用后, 控制被控量变化的全过程称为系统的动态过程。
工程上常从稳、快、准三个方面来评价控制系统。
- 稳: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平稳性。
- 快: 系统的快速性。
- 准: 系统的稳态精度。
(1)稳:
稳:动态过程的稳定性
如上图所示,系统在外作用下,输出逐渐与期望值一致
,则系 统是稳定
的,如曲线①所示;若被控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 越偏离给定值
,则称系统是不稳定
的,如图中的曲线2所示。
稳:动态过程的平稳性
平稳:是指动态过程振荡的幅值和频率,若动态过 程摆动的幅值较小,摆动的频率较低,则称平稳性 好
,图中曲线 2 的平稳性优曲线 1。
(2)快
快: 指动态过程的快速性
快速性:即动态过程进行的时间的长短
。过程时间越短,说明 系统快速性越好,反之说明系统响应迟钝,图中曲线②的快速 性比曲线①好。
(3)准
准: 指系统在动态过程结束后,其被控量(或反馈量) 与给定值的偏差,这一偏差称为稳态误差
,是衡量稳 态精度的指标,反映了系统后期稳态的性能。
系统的稳、快、准三方面的性能指标往往由于被控对象 的具体情况不同,各系统要求也有所侧重,而且同一个 系统的稳、快、准的要求是相互制约的
。
A.c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1 典型的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
测量元件:用以测量被控量或干扰量。
比较元件:将被控量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执行元件:根据比较后的偏差,产生执行作用,去操
纵被控对象
参与控制的信号来自三条通道,即给定值,被控量,干扰量
2 控制的基本方式
(1)开环控制
- 按
给定值
操纵的开环控制 - 按
干扰
补偿的开环控制
(2)按偏差调节的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或反馈控制)
(3)3、复合控制
2.1 按给定值操纵的开环控制
控制原理:控制装置根据给定值
产生控制作用,输出 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信号从输入到输出是 单向传递的。
特点:控制装置只按给定值来控制受控对象
;
优点: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对被控量偏离给定值的偏差 无修正能力,控制精度不高。
2.2 按干扰补偿的开环控制
控制原理:利用干扰信号产生控制作用,补偿 干扰对被控量的影响。
特点:适用于存在强干扰且变化比较剧烈的场合。
优点:当干扰可测时,利用控制装置能对干扰进行 全补偿。
缺点:只能对可测干扰进行补偿,对不可测干扰以 及受控对象、各功能部件内部参数变化对被控量的 影响无补偿能力。
2.3 按偏差调节的闭环控制
控制原理:根据被控量和给定值的偏差来进行调节。
由于对被控量进行了测量和反馈,信号可以在前向通 道和反馈通道中闭合传递,形成闭环,故称这种方式 为闭环控制或反馈控制.
反馈回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减,即根据偏差进行控制, 称为负反馈,反之称为正反馈。
这种控制方式控制精度较高,因为无论是干扰的作用, 还是系统结构参数的变化,只要被控量偏离给定值, 系统就会自行纠偏。
2.4 复合控制
控制原理:复合控制就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
的一种控制方式,即在闭环控制回路的基础上,附加 了一个输入信号或扰动作用的顺馈通路,来提高系统 的控制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