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Bus框架原理解析
EventBus特点
1.事件总线实现解耦,反射调用,观察者模式。
2.单进程控制,多线程可以配合饿了么Hermes,原理使用AIDl进行跨进程通信。
3.大量使用粘性事件会让程序效率变低
4.源码体量小,好阅读
5.内部使用缓存吃控制对象反复创建,回收,减少gc
事件总线
集中式事件处理机制,允许不同的组件之间进行彼此通信而又不需要相互依赖,达到一种解耦的目的
重要类说明
EventBus:不用多说
Subscription:订阅者信息,包含订阅主体及方法,一个订阅主体可能会监听多个Event事件,所以订阅主体会被多次引用
Poster:主要为处理任务的线程,主要三个实现AsyncPoster和BackgroundPoster实现差不多,都是使用线程池处理任务。HandlerPoster就是Android主线程的Handler了
PendingPostQueue:单向链表实现,事件池,Poster中使用。
EventBusBuilder:建造者模式,提供了默认的builder实现,EventBus.getDefault(),已经创建了默认的builder,可以使用EventBus.builder().builder()的方式创建EventBus,增加对EventBus的配置,可指定线程池,粘性事件继承,日志打印,是否抛出异常等等。
PendingPost:PendingPostQueue池中的对象,自身带缓存,缓存数量源码中为1w。
Subscribe:运行时、Target= method的注解,可定义线程模型、粘性事件、优先级,运行时注解一般都是通过反射调用的方式。
SubscriberMethodFinder:见名知义,寻找被subscribe注解引用的方法。FindState是SubscriberMethodFinder的内部类,缓存池中最多保留4个,因为寻找有subscribe注解的方法是通过反射调用,循环调用父类寻找,所以FindState中的方法集合可能会比较重量级。
MainThreadSupport:主线程的封装,比较简单。
SubscriberInfoIndex:新特性,可以把观察者方法提前进行映射,不需要运行时反射获取。使用EventBusAnnotationProcessor自动生成SubscriberInfoIndex继承类。当然也可以手动实现,如果不怕麻烦的话,
重要方法说明
EventBus中的postToSubscription,主要通过threadMode把对应event使用对应的Poster执行。
SubscriberMethodFinder 中通过findUsingReflectionInSingleClass寻找注册的方法
粘性事件
在注册event的时候,就会检查是否为粘性事件,如果是,则匹配直接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