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穿透)Windows 下的 N2N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设置及检测方法

Windows下的N2N设置比较简单,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个的设置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实现点对点的远程连接,那么我们只需要设置客户端就行了。免费的 N2N 超级节点(又叫中心节点)信息,请先准备好,可以在网上搜索得到,也可以看看本站 这篇文章。下面先介绍客户端的使用方法(以 Windows7 为例)。

 

一、客户端的设置(很遗憾只有英文的)

从网上下载windows客户端(建议去 这里 下载),然后解压,安装,一路默认安装,特别是最后几个选择项,必须都按默认的来选上,安装过程中,如果有什么提示,也一概确认安装(当然你可以睁大眼睛认真看一下每一项,到底都说了什么)。安装完成以后,它会在网络连接里,产生一个“TAP-Win32 Adapter V9”的虚拟网卡,今后在后台就是靠它来工作的。虽然显示的是10M,但经过后续的验证,其实是虚拟的,并不受此限制(实际测得速度已经达到了 2.94MB/s),实际速度受物理网卡及其他因素决定(例如整个通道的上下传带宽、edge的加密解密速度、物理网卡速度等等)。正常工作时,这里会呈现“已连接”状态,显示“未识别的网络”,但是不影响使用。

安装好以后,点击程序中的“n2n Gui”,运行该程序,如下图所示,最上面的一行填写超级节点的信息,包括IP地址(也可以用域名)和端口。下面三行分别设置的是你将要设置的N2N局域网中本机的IP地址(一般用内网地址,例如:10.0.0.100),接下来填写组名和密码,可以是任意的东西,只要是英文、数字之类的,不与别人的相同即可,建议适当复杂一点。

 

(内网穿透)Windows 下的 N2N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设置及检测方法

然后按“Advanced”键,如下图所示,只修改一下最下面的是“Use n2n v1”还是“Use n2n v2”?以对应你所使用的超级节点版本即可,其他的都可以不设置。

 

(内网穿透)Windows 下的 N2N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设置及检测方法

有人说将MTU设置为1300比较稳定,你可以试试:勾选“Specify n2n MTU”,并设置后面的数字为1300即可。(这个很重要!根据后面的经验,实际上windows7X32下这样设置了,并不生效,合适的 MTU 及怎么让他生效,等会请参看本站的 这篇文章 的第14条经验)

当完成上面的设置以后,将右下角的那个 N2N Gui 的图标退出来(鼠标放到那个图标上,按鼠标右键,选择“Quit”),然后再次启动程序中“n2n Gui”以启动刚才设置的N2N客户端(不这样退出重启,刚才的设置不会生效),即可建立与超级节点的连接。此时,如果再有一台计算机也按照上面的方法设置好了(只是内网信息中的IP地址最后一位不同),并且两边都保存、退出并再次进入了,只要超级节点是有效的,那么这两台电脑就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了。其他的电脑,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加入该内网(局域网)。

上面的设置中,怎么知道我们的客户端工作是否正常呢?由于N2N的 windows 客户端没有提供这样的反馈信息,这给我们很盲目的感觉。

其实,办法也是有的:首先将 Windows 下的那个N2N客户端退出。然后在 windows 自带的 DOS 窗口下,进入我们安装的N2N目录(例如:C:\Program Files\n2n Gui\),可以看到里面有 edge.exe 和 edge2.exe (edge2代表N2N_V2)等文件。输入 edge (或 edge2)即可看到帮助信息。输入下面的类似信息即可进行调试(对应上面的客户端的设置):

edge -a 10.0.0.111 -c test -k mima -l 114.215.92.90:8080

输入上面的信息后(建议你复制、粘贴过去,再修改最后的超级节点及端口等信息,因为仅仅是测试嘛,前面的用户名和密码之类的可以不修改),如果得到这样的信息开头,就表示你这台计算机已经与超级节点连接好了(每1分钟会显示一条)。

Received REGISTER_ACK from remote peer ... ...

如果没有连接成功,则会重复显示这样的信息:

Registering with supernode

上面测试的是N2N_V1的情况,N2N_V2的测试方法类似(多加了一个 -f 的参数,表示前端显示,其意义正好与 V1 的相反),输入:

edge2 -f -a 10.0.0.111 -c test -k mima -l 106.196.30.16:8964

如果连接成功,则显示(每 2 分钟显示一条):

Rx REGISTER_SUPER_ACK myMAC= ... ...

失败则重复显示:

WARNING:Supernode not responding - moving to 0 of 1

 

原文地址:http://www.lucktu.com/archives/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