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架构MVP(一)
Google官方MVP Sample代码解读
关于Android程序的构架, 当前最流行的模式即为MVP模式, Google官方提供了Sample代码来展示这种模式的用法.
Repo地址: android-architecture.
本文为阅读官方sample代码的阅读笔记和分析.
官方Android Architecture Blueprints [beta]:
Android在如何组织和构架一个app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但是同时这种自由也可能会导致app在测试, 维护, 扩展方面变得困难.
Android Architecture Blueprints展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项目里, 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构架概念和工具实现了同一个应用(To Do App). 主要的关注点在于代码结构, 构架, 测试和维护性.
但是请记住, 用这些模式构架app的方式有很多种, 要根据你的需要, 不要把这些当做绝对的典范.
MVP模式 概念
之前有一个MVC模式: Model-View-Controller.
MVC模式 有两个主要的缺点: 首先, View持有Controller和Model的引用; 第二, 它没有把对UI逻辑的操作限制在单一的类里, 这个职能被Controller和View或者Model共享.
所以后来提出了MVP模式来克服这些缺点.
MVP(Model-View-Presenter)模式:
- Model: 数据层. 负责与网络层和数据库层的逻辑交互.
- View: UI层. 显示数据, 并向Presenter报告用户行为.
- Presenter: 从Model拿数据, 应用到UI层, 管理UI的状态, 决定要显示什么, 响应用户的行为.
MVP模式的最主要优势就是耦合降低, Presenter变为纯Java的代码逻辑, 不再与Android Framework中的类如Activity, Fragment等关联, 便于写单元测试.
MVP的设计图
MVP跟MVC很相像,我上篇文章列出了很多种MVC的设计图,所以根据MVC的发展来看,我们把MVP当成MVC来看也不为过,因为MVP也是三层,唯一的差别是Model和View之间不进行通讯,都是通过Presenter完成, Presenter主要作为View和model交互的一个纽带 扮演 “主持交互”的角色。处理交互逻辑。
前面介绍MVC的时候提到了算是致命缺点吧,在android中由于activity(god object)的存在,Controller和View很难做到完全解耦。但在MVP中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
大家看这个图 也许不是很清楚或者说不是太理解。
在这里 “View” 由presenter中的接口担任 实现向View实现类通信,你也可以在Android组件中实现它。有时最好直接使用Activity,Fragment或自定义View。
先说Model: 它是一个负责管理数据的接口。模型的职责包括使用API、缓存数据、管理数据库等。该模型也可以是一个接口,与其他模块负责这些职责的沟通。例如,如果您使用的是存储库模式,则该模型可能是一个存储库。如果您使用的是干净的建筑,相反,该模型可以关联。(翻译过来略显生硬 简而言之 Model层是数据访问层,如数据库API或远程服务器API)
Presenter:大家可以看到Model和View是完全没有交互的。那么 Presenter则担当Model与View之间的中间人。你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属于它。Presenter负责查询模型和更新视图,响应用户交互更新模型。
MVP的小案例
其实MVP就是MVC延伸出来,同样是划分三层,不过MVP的Presenter让Activity更加专注于处理页面显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Activity只做UI的处理,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全丢给Presenter来完成。但是有个缺点就是我们要写很多的接口类,增加代码量。
1.先对MVCModel进行封装,通知Presenter:
2.再定义Presenter ,逻辑处理,然后通知View更新UI:
3.对于Activity,把Model对象变成Pers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