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
sswcwy
积分:729
LV6
高级工程师
|
|
|
占座听讲,楼主是学集成电路的吗
|
|
|
|
 |
 |
4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这个是想和大家讨论的,我是学开关电源的,运放是经常要用到的一个IC。
|
|
|
|
|
 |
 |
306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很多工程师的习惯都是运放仓库里有啥就就用啥,比较器放大器都用放大器代替。
|
|
|
 |
 |
3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听讲
|
|
|
|
 |
 |
5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你好歹发表点看法,知道你对运放很熟~
|
|
|
|
|
 |
 |
6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高手如云,不敢乱说。
只好先听听讲,适当的时候插句嘴。
|
|
|
|
|
|
 |
 |
7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你们两个都是模拟电路的高手,进来听讲~
|
|
|
|
|
|
 |
 |
8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失调1:输入失调电压
假设一个运放有2mV的输入失调电压。
这意味着:即使没有输入,放大器同相端有一个(正或负)2mV 之内的电压值。
同样,当用作反相放大器时,失调电压会叠加于运放反相端,这个2mV的电压就会在输出端反映出来。
|
|
|
|
|
|
|
 |
 |
9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这个2mv怎么定义出来的~
|
|
|
|
|
|
|
|
 |
 |
1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这个主要探讨外围参数,如果要知道如何形成的可去看模电书~
这个参数可以从运放的datasheet得出。
|
|
|
|
|
|
|
|
|
 |
 |
12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老兄的态度不可取。何谓交流?看书就不来发贴了。
说说自己的理解很困难么?
还是那句话:闻道有先后,学术有专工,仅仅如此。
|
|
|
|
|
|
|
|
|
|
 |
 |
14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2mV咋来的,怪我前面没说明清楚,本贴所讲的就都以LM2902为例吧~

|
|
|
|
|
|
|
|
|
|
|
 |
 |
15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老兄发帖,我得捧场啊~
失调电压、失调电流这些,我还是略懂的啊,哈哈~
|
|
|
|
|
|
|
|
|
|
|
|
 |
 |
17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你谦虚了,我只是整理下一些基本的东西,当初也是迷惑。理解不一定都对,有不对的地方请帮忙指出~
|
|
|
|
|
|
|
|
|
|
|
|
 |
 |
68
HolyFaith
积分:884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张兄学孔明了,略懂略懂,呵呵
其实是深藏不露啊
|
|
|
|
|
|
|
|
|
 |
 |
218
fai018258
积分:125
LV2
本网技师
|
|
|
|
|
|
|
|
|
datasheet只是参考数据,但实际有区别,应该按你实际的结果提出来
|
|
|
|
|
|
|
|
 |
 |
11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漂移除以运放开环直流增益。
|
|
|
|
|
|
|
|
|
 |
 |
13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继续讲下去吧,如何调零,讲深入些,撇开概念性的东西,才能看到本质~
|
|
|
|
|
|
|
|
|
|
 |
 |
18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不能喧宾夺主呀,坐等楼主开讲。
|
|
|
|
|
|
|
|
|
|
|
 |
 |
37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关于如何调零的问题,请蓝天讲讲~
|
|
|
|
|
|
|
|
|
|
 |
 |
52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关于调零方法,看看是否合适~
有两种情况:
1,当运放有调零端时,调零端接入电位器R,调零时将输入端接地,然后测输出电压,调节R,使输出电压为零。
2,如果运放没有调零端子,需要调零时,Ui接地,调零电路如下:

|
|
|
|
|
|
|
|
|
|
|
 |
 |
57
eric.wentx
积分:45340
版主
|
|
|
|
|
|
|
|
|
|
|
調零是不是就是一般說的對地的那個偏置電阻?
|
|
|
|
|
|
|
|
|
|
|
 |
 |
69
HolyFaith
积分:884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要是真这么接的话,得几个电源啊?
|
|
|
|
|
|
|
|
|
|
|
|
 |
 |
70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看来兄弟是没用过调零运放了
|
|
|
|
|
|
|
|
|
|
|
|
|
 |
 |
223
HolyFaith
积分:884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见别人用过,自己没用过。我用的都是最便宜最简单的玩意
|
|
|
|
|
|
|
|
|
|
|
|
|
|
 |
 |
22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其实就是脚多几个,增加个调零电位器,也没什么的。
|
|
|
|
|
|
|
|
|
|
|
|
|
|
|
 |
 |
266
楚天?
积分:2600
版主
|
|
|
|
|
|
|
|
|
|
|
|
|
|
|
那鬼东西要加调零电容的。电阻倒是不用了。
|
|
|
|
|
|
|
|
|
|
|
|
|
|
|
|
 |
 |
267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斩波稳零型运放?
|
|
|
|
|
|
|
|
|
|
|
|
|
|
|
|
|
 |
 |
268
楚天?
积分:2600
版主
|
|
|
|
|
|
|
|
|
|
|
|
|
|
|
|
|
icl7650
|
|
|
|
|
|
|
|
|
|
|
|
|
|
|
|
|
|
 |
 |
269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3
张高琨
积分:5151
版主
|
|
|
|
|
|
|
|
|
|
|
|
|
哈哈..那不是功放调零嘛.
|
|
|
|
|
|
|
 |
 |
220
goupanda
积分:3463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这个2mV的电压就会在输出端反映出来? 反映到输出端需要给2mv乘以放大倍数吗????
|
|
|
|
|
|
|
|
 |
 |
221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个人以为:要的。
|
|
|
|
|
|
|
|
|
 |
 |
222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蓝天正解。
|
|
|
|
|
|
|
|
|
|
 |
 |
301
xianfjq
积分:893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在开环状态岂不要飘到天上去了?
|
|
|
|
|
|
|
|
|
|
|
 |
 |
302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啥运放输出电压摆幅恁宽?
|
|
|
|
|
|
|
|
 |
 |
317
daxia4540827
积分:12358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这个是必须的!
|
|
|
 |
 |
16
nansir
积分:2437
版主
|
|
|
呵呵,来听讲,最好配上图来说,效果好些
|
|
|
|
 |
 |
19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让斑竹见笑了,我只懂点皮毛,请帮忙指点~
|
|
|
|
|
 |
 |
22
fuliu6
积分:4023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楼主能否给讲一下各个参数在运放中的具体作用。
|
|
|
|
 |
 |
2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下面举个实例说明这个失调电压对输出的影响,如下图:

如果运放的输入端加100mV的信号,那么输出不会刚好是100mV*10=1V,
而是(100mV-2mV)*10=980mV与(100mV+2mV)*10=1.02V之间的某值。
可见:当放大器的增益很大的时候,输入失调电压就显得很重要。
|
|
|
|
|
 |
 |
21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100mV 在哪儿?图,粗心。
|
|
|
|
|
 |
 |
303
hwl27737
积分:134
LV2
本网技师
|
|
|
|
|

|
|
|
|
|
 |
 |
304
mastpid
积分:296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
哈哈
|
|
|
|
|
 |
 |
307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从哪个地方加啊?都接地了?
|
|
|
|
 |
 |
25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失调2:输入失调电流 失调3:输入偏置电流
输入偏置电流IIB被定义为两个输入端偏置电流的平均值:IIB=(IN+IP)/2。
输入失调电流IIO被定义在同相和反相输入端的偏置电流的差值:IIO=IN-IP。
通常失调电流要比偏置电流小一个数量级。
所以在输入端匹配输入阻抗可以帮助消除输入偏置电流对输出的影响。
|
|
|
|
|
 |
 |
4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从以上可知,由失调引起的输出误差有三个来源:
所以 输出误差电压V=(Vos+(Iio*R)+(Iib+△R))*增益
知道了这个,就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
|
|
|
|
|
 |
 |
51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是在运放闭环的条件下测得的。
不同的闭环状态,测得的失调电压有何不同?测量有无统一标准?
|
|
|
|
|
|
|
 |
 |
55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我们一般测失调电压不是直接接的几个电阻吗~
不同的状态是指不同的阻值吧,不同的比例,对输出肯定有影响的。
关于有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大清楚,得请熟悉的来说说了~
|
|
|
|
|
|
|
 |
 |
58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昨天网络卡,打了没发送成功。。。
根据以上式子,可用3种方法减小误差:
1,保证所使用的电阻值取尽可能的最小值,可以减少Iio的影响。
2,保证两个输入端的阻值匹配,可以减少Iib的影响。
3,将Vos最小化,通过选择合适的运放类型来实现。
|
|
|
|
|
|
|
|
 |
 |
59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说的不错,严重同意。
|
|
|
|
|
|
|
|
|
 |
 |
6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真的同意?那只是根据公式,理论上得出的方法,下面两点得注意:
对于第一点,取了尽可能的最小值,又会导致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
对于第三点,低Vos的运放会需要更高的工作电流或更低的带宽,或二者兼有。
综上:在实际应用中要平衡考虑,这也是平时应用中能力的体现。
|
|
|
|
|
|
|
|
|
|
 |
 |
61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对于第三点,低Vos的运放会需要更高的工作电流或更低的带宽,或二者兼有。
此话何解?
|
|
|
|
|
|
|
|
|
|
 |
 |
308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对于第一点,取了尽可能的最小值,又会导致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 电阻小了电流不就大了?
|
|
|
|
|
|
 |
 |
298
河蟹
积分:198
LV2
本网技师
|
|
|
|
|
|
R和△R,分别代表什么?
|
|
|
|
|
 |
 |
305
qiusuo191
积分:120
LV2
本网技师
|
|
|
|
|
所以在输入端匹配输入阻抗可以帮助消除输入偏置电流对输出的影响。 应该是消除失调电流对输出的影响吧? 电阻匹配了,偏置电流就比较接近,不知是否如此。
|
|
|
 |
 |
23
nansir
积分:2437
版主
|
|
|

我也发个图,图中如果IN14A是悬空状态,什么信号都没有运放会输出什么?
|
|
|
|
 |
 |
2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不能工作
|
|
|
|
|
 |
 |
26
nansir
积分:2437
版主
|
|
|
|
|
呵呵,我在问具体点,是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原因?
|
|
|
|
|
|
 |
 |
31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高电平√否?
|
|
|
|
|
|
|
 |
 |
32
nansir
积分:2437
版主
|
|
|
|
|
|
|
是高电平,原因呢
|
|
|
|
|
|
|
|
 |
 |
33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输入偏流灌高输入电压
|
|
|
|
|
|
|
|
|
|
|
|
|
 |
 |
50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这个帖子还有什么疑问?
|
|
|
|
|
|
|
|
|
 |
 |
41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输入不是悬空的么?
偏流路径是?
|
|
|
|
|
|
|
|
|
|
 |
 |
42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给102充电然后同相输入端的PNP饱和
|
|
|
|
|
|
|
|
|
|
|
 |
 |
81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然后呢?
偏流消失???
|
|
|
|
|
|
|
|
|
|
|
|
 |
 |
169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有可能消失
|
|
|
|
|
|
|
|
|
|
|
|
|
 |
 |
173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对,这个分析我非常赞同
另外一个问题:没有偏流,运放的差分放大规律还成立吗?
nansir22楼,还是跟随器吗?即使“+”是高电平,输出凭啥就是高电平?
如果说是,是另有其因。待深入分析,兄台以为然否?
|
|
|
|
|
|
|
|
|
|
|
|
 |
 |
170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41楼讲的PNP是输入差分电路的发射极恒流偏置晶体管,PNP差分对管极限情况下截止
|
|
|
|
|
|
|
|
|
|
 |
 |
237
12341
积分:257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
|
|
|
|
|
您好请问偏流是谁给提供的啊,外部不是悬空的吗
|
|
|
|
|
|
|
|
|
 |
 |
47
金北武
积分:189
LV2
本网技师
|
|
|
|
|
|
|
|
|
我是菜鸟哈。问下大侠输入偏流才几十个uA,怎么把输入电压灌高的。这过程不甚明白
|
|
|
|
|
|
|
|
|
 |
 |
48
金北武
积分:189
LV2
本网技师
|
|
|
|
|
|
|
|
|
我是菜鸟哈。问下大侠输入偏流才几十个uA,怎么把输入电压灌高的。这过程不甚明白
|
|
|
|
|
|
|
|
|
|
 |
 |
53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输入端悬空,源阻抗→∞
|
|
|
|
|
|
|
|
|
|
|
 |
 |
238
12341
积分:257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
|
|
|
|
|
|
您好请问偏流是谁给提供的啊,外部不是悬空的吗
|
|
|
|
|
|
|
|
|
|
 |
 |
54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可尝试输入偏流×102电容漏电阻计算输入电压。
|
|
|
|
|
|
|
|
|
|
|
 |
 |
105
金北武
积分:189
LV2
本网技师
|
|
|
|
|
|
|
|
|
|
|
thank you
|
|
|
|
|
|
|
|
|
|
|
 |
 |
108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输入偏流是恒定的么?
接1K的电阻是1微安,接10K电阻,偏流是多少?接100K 电阻,偏流又是多少?接1M,偏流又如何变化?
如何就说:偏流 X 电阻?
|
|
|
|
|
|
|
|
|
|
|
|
 |
 |
133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好象没有人对这个问题关心呀。
我仅在运放的“+“或者”-“接一个很小的电容到地。
那么这个偏流将一直给电容充电直“+“或者”-“达到VCC或者VEE
对么?
|
|
|
|
|
|
|
|
|
|
|
|
|
 |
 |
13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上面是验证偏流,猜想的一个方法。
|
|
|
|
|
|
|
|
|
|
|
|
|
 |
 |
158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跟22楼线路不一样?
|
|
|
|
|
|
|
|
|
|
|
|
|
|
 |
 |
159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线路一样,只是将“+”处的电容改成pF级的。“+“处的最终电位结果如何?
|
|
|
|
|
|
|
|
|
|
|
|
|
|
|
 |
 |
175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电容容量↓输入偏流灌出来的高电压↑时间快
|
|
|
|
|
|
|
|
|
|
|
|
|
|
|
|
 |
 |
177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呵呵,知道你是通过 I/C 说的。
|
|
|
|
|
|
|
|
|
|
|
|
|
|
|
 |
 |
176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如果电容不漏电、输入电压稳定,输入偏流→电容充电结束后的“+”处电位都一样。
|
|
|
|
|
|
|
|
|
|
|
|
|
|
|
|
 |
 |
178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最后“+”处电位:这个值是多少?(不要求准确)
电流对电阻 供电和电流对电容供电 完全不一样的哟。
|
|
|
|
|
|
|
|
|
|
|
|
|
|
|
|
|
 |
 |
181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供电电压-Q6饱和压降-Q3发射结压降-Q4发射结压降
|
|
|
|
|
|
|
|
|
|
|
|
|
|
|
|
|
|
 |
 |
183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的确是这样,稳定后“+“端的偏流消失(否则,”+“电压将一直上扬)。
Q3, Q4还能镜像吗?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分还能工作吗?
看看Q10的输入,就知道问题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184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有电有工作:同相输入端截止工作,Q10拉↓Q11的输入→Q15电流↓→Q17灌↑Q19→Q20灌↑OUTPUT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0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还能动态吗?
另外建议:兄台不要随意用箭头代替文字,看的不很习惯,还要想半天箭头是”上“的含义吗。打个箭头和上字是一样的时间吧,呵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1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都饱和了,还动态?恢复时间都不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2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晕,我一直在“动态”里打转。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1
nk6108
积分:1814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电流镜是反相端带的,反相接于输出端,运放输出必然不会是纯乙类,故电流镜是受控的,如果同相端完全断流,电流镜就成了集极开路状态……
|
|
|
|
|
|
|
|
|
|
|
|
|
|
|
|
|
 |
 |
182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这正的困惑是啥?
|
|
|
|
|
|
|
|
|
|
|
|
|
 |
 |
239
12341
积分:257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
|
|
|
|
|
|
|
|
偏置电流不是外部电源提供的吗,都悬空了为什么会给它充电呢
|
|
|
|
|
|
|
|
|
|
|
|
 |
 |
135
nansir
积分:2437
版主
|
|
|
|
|
|
|
|
|
|
|
|
这个偏流是nA级的,你接1M以下的电阻,就测不出来的,在说,示波器的探头还要输入电阻,直接测,在你试验室现有的条件下根本测不出来,要想看只能利用运放虚短的概念测运放的 -输入端
|
|
|
|
|
|
|
|
|
|
|
|
|
 |
 |
136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1.偏流变化么?
2.为啥一定用电阻?用PF电容积分可以么?(担心电容漏电流?)
|
|
|
|
|
|
|
|
|
|
|
|
 |
 |
172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没讲输入偏流恒定,要能恒定好了。
欧姆定律
|
|
|
|
|
|
|
|
|
|
|
|
|
 |
 |
17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是呀,
既然偏流不定,这样就不能通过:偏流 X 电阻 得出“+”的电位高低呀(我个人之见,有可能出错~)。
偏流如何,在输入端接小容就可以判断。
|
|
|
|
|
|
|
|
|
|
|
|
|
|
 |
 |
179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欧姆定律没错:输入偏流变化,在偏流阻抗↑产生的压↓跟着变化。
输入偏流是应用中的不稳定因素,要想法克服,一般采用降低输入源内阻的办法解决。
|
|
|
|
|
|
|
|
|
 |
 |
73
HolyFaith
积分:884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这个是难想到
|
|
|
|
|
|
|
|
|
 |
 |
309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小弟对此不太懂,是失调电流引起的吗?能否详细解释?
|
|
|
|
|
|
|
|
 |
 |
34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要是NE5532输出低电平。
|
|
|
|
|
|
|
|
|
 |
 |
36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没用过5532,WANG兄能否讲讲为什么低电平了~
|
|
|
|
|
|
|
|
|
|
 |
 |
43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输入差分放大级是NPN对管,输入偏流是↓拉的。
|
|
|
|
|
|
|
|
|
|
|
 |
 |
44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22楼的运放换成JFET输入的(例如TL074)不知道会咋样?
|
|
|
|
|
|
|
|
|
|
|
|
|
 |
 |
151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aA级的漏电流,输出肯定是0
|
|
|
|
|
|
|
|
|
|
|
|
|
|
 |
 |
189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JFET输入偏流相当于PN结的反相漏电流,虽然小,但还是有。
极限情况↓JFET饱和,输入偏流更是急剧↑
|
|
|
|
|
|
|
|
|
|
|
|
|
|
|
 |
 |
194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你说得对,昨晚没仔细想jfet的结构,是有个PN结反向漏电流,想成和MOS一样有个绝缘栅了.
|
|
|
|
|
|
|
|
|
|
|
|
|
|
|
 |
 |
195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你说的
极限情况↓JFET饱和,输入偏流更是急剧↑
是啥意思?
|
|
|
|
|
|
|
|
|
|
|
|
|
|
|
|
 |
 |
202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PN结正偏
|
|
|
|
|
|
|
|
|
|
|
|
|
|
|
|
|
 |
 |
203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栅脚悬空的情况下如何正偏....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电流..
|
|
|
|
|
|
|
|
|
|
|
|
|
|
|
|
|
|
 |
 |
204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输入端电容充放电电流有可能形成变化电流——不能形成稳定电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205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输入偏流更是急剧↑
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6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变化电流↑→电容端电压变化率↑——不能长期出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7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种解法的电容电压剧烈变化的情况只会在出现了高频噪声信号或者干扰信号的时候.现在我们不是在讨论那个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8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际电磁环境没恁干净,运放实际工作如果碰见输入端悬空一般都会自激振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9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愿闻详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0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验之谈——还希望哪位大侠能给出理论解释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一种类型的运放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2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见得:双极型器件单电源运放比较少出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3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FET和MOS管的运放都容易出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4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那边情况咋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5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新手,从来没做过实际电路,只是自己搞点理论分析.
实际应用中可能发生的现象还得请各位经验丰富的大侠指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6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同期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0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文?
|
|
|
|
|
|
|
|
|
|
|
 |
 |
65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运放偏流方向对运放的“+” “-” 而言是“流进”or “流出”, 如何得出?
|
|
|
|
|
|
|
|
|
|
|
|
 |
 |
138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主要根据输入放大级晶体管的类型判断。
|
|
|
|
|
|
|
|
|
|
|
|
|
 |
 |
142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对于MOS型输级运放,Nansir22楼的问题如何解答?
|
|
|
|
|
|
|
|
|
|
|
|
|
|
 |
 |
143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45楼的问题还没谱呢,咋敢回答你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152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15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请兄台仔细解释这个0。
输出电平吗?
输入“+“处的电平?
|
|
|
|
|
|
|
|
|
|
|
|
|
|
|
|
 |
 |
155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都是0,这时候相当于输出端断路了,MOS管栅极漏电流最多是aA级或者更小
|
|
|
|
|
|
|
|
|
|
|
|
|
|
|
|
|
 |
 |
156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打错了。。电容接到正的输入端断路
|
|
|
|
|
|
|
|
|
|
|
|
|
|
|
|
|
 |
 |
157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MOS管栅极漏电流不会对”+“处的电容充电吗?假如接的这个电容是pF级别的呢?
为什么说“+“是0 ?
|
|
|
|
|
|
|
|
|
|
|
|
|
|
|
|
|
|
 |
 |
160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这个应该没问题,pF级的已经可以和MOS管的栅寄生电容相比拟了,相当于没有这个电容,MOS管这个极小的漏电流并不是一个方向固定流入或流出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163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对呀,
关于53楼说法,我表示疑问。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7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欧姆定律有疑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8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楼层太乱了,我已经回复兄台,疑问在哪儿了。请关注我对你的回帖。
|
|
|
|
|
|
|
|
|
|
|
 |
 |
106
金北武
积分:189
LV2
本网技师
|
|
|
|
|
|
|
|
|
|
|
长见识,偏流方向跟运放内部管子类型有关,从而影响灌高或拉低输入电压。
|
|
|
|
|
|
|
|
|
|
|
|
|
|
|
|
|
 |
 |
272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这儿两只输入晶体管实际上是做电压跟随器用的,不是差分放大器。
|
|
|
|
|
 |
 |
27
fuliu6
积分:4023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大侠们看我的实验波形,这是绝对值电路的实验


上图是OPA228在50KHZ下的波形,波形毛刺太多

上图是OPA227在50KHZ的波形,波形在过零点处有相移
请问这与那些参数有关
|
|
|
|
|
|
 |
 |
3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你先在datasheet里看一下相移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
|
|
|
|
|
 |
 |
66
HolyFaith
积分:884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精密全波整流这里面的全是电阻,没有电容电感啊
|
|
|
|
|
|
 |
 |
74
HolyFaith
积分:884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我做这个精密全波整流的时候是翻上去之后二个波的幅值不一样高,稍有偏差,呵呵
|
|
|
|
|
|
|
 |
 |
137
fuliu6
积分:4023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请问您是用的什么运放?什么整流二极管?我用了三个运放做的实验,基本都有一些问题,或是相移问题或是纹波问题
|
|
|
|
 |
 |
28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我的理解是输出仍然有个很小的电压,不知道对否?
|
|
|
|
 |
 |
29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问题二:大增益 VS 小增益
看下面两图,可以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原因?


|
|
|
|
|
 |
 |
35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上面两个电路,一个放大1000倍,一个放大0.1倍,这样用有问题否?
|
|
|
|
|
|
 |
 |
45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谁能提供个放大1000倍的电路和运算放大衰减器~
|
|
|
|
|
|
 |
 |
49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我来帮顶下。
放大1000倍的图,如果运放输入匹配得很好,没有失调,漏电流为nA级,这样应该是可以的。
|
|
|
|
|
|
|
 |
 |
56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1,这样假设,运放就很理想了,实际上的话存在失调,效果不理想。
2,增益小于1的情况也分析分析~
|
|
|
|
|
|
|
|
 |
 |
67
HolyFaith
积分:884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第一个图用1M的电阻,那电流多小了?一般考虑的时候是什么虚断虚短,考虑进入运放的电流很小,忽略了。现在你这个电流也很小,这么说起来的话,是不是用小一点的效果好呢?
|
|
|
|
|
|
|
|
|
 |
 |
71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是的 实际中 漏电流可能都比经过10M电阻的电流还大。
能否提供个能放大1000倍的电路?
|
|
|
|
|
|
|
|
|
|
 |
 |
72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10 x10 x10
没有必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
|
|
|
|
|
|
|
|
|
|
 |
 |
76
HolyFaith
积分:884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是的,如果你非要做,那就多级放大吧
|
|
|
|
|
|
|
|
|
|
|
 |
 |
83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成本啊,体积啊。。。这些有时候是不允许的。过后我整个电路上来,看是否行。
|
|
|
|
|
|
|
|
|
|
 |
 |
75
HolyFaith
积分:884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实际中 漏电流可能都比经过10M电阻的电流还大" 即如此何必要再整这个放大1K倍的呢?
|
|
|
|
|
|
|
|
|
|
|
 |
 |
101
fanyucheng12345
积分:5711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我记得以前做过人体红外线的电路放大就有那么大.
输入电阻为1KR,反馈电阻为1MR
|
|
|
|
|
|
|
|
|
|
|
|
 |
 |
102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那么此时的漏电流对于经过1M电阻上的电流来说,应该是很小了,对输出的影响不大。
|
|
|
|
|
|
|
|
|
|
|
 |
 |
103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大家看一下,下面电路可放大1000倍,但没有超过100K的电阻。

|
|
|
|
|
|
|
|
|
|
|
|
 |
 |
117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有一点,漏了说了,补一下:
1,102楼就是可放大1000倍的电路,大家可验证下。
2,关于上面放大倍数为0.1的,这种衰减信号的方式是不提倡的。
原因:(来自TI技术手册)
这种做法会使得环路增益沿着运算放大器的开路曲线运动,从而减小电路的相位冗余度。
这是运放最不稳定的配置方式。
如果再考虑到运放反相输入端存在的寄生电容,这种配置方式会使得电路产生振荡的现象。
|
|
|
|
|
|
|
|
|
|
|
|
|
 |
 |
153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这些东西以前真没仔细想过。
|
|
|
|
|
|
|
|
|
|
|
|
 |
 |
312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这个图好,收藏了。学习一下。
|
|
|
|
|
|
|
|
|
|
|
|
 |
 |
313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分析这个图是不是要用到星三角变换啊?变换等效最终效果就是个同相放大?
|
|
|
|
|
|
 |
 |
311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只看过资料说,放大倍数不能取太大,然后还说电阻最好不要用到500K以上的。具体就不懂了
|
|
|
|
 |
 |
199
zlpql
积分:570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你这个图,输出,我理解应该为零伏。
|
|
|
|
 |
 |
219
slacker
积分:172
LV2
本网技师
|
|
|
|
输出高电平,偏置电流给CA51充电,是输入正端电平变高,输出为高。
|
|
|
 |
 |
62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问题三:输出电压上升率
|
|
|
|
 |
 |
77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没记错的话,这个学名是叫压摆率吧?slew rate
|
|
|
|
|
 |
 |
78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在下可以帮你肯定:没有记错。
|
|
|
|
|
 |
 |
104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压摆率是在打信号作用下输出电压在单位时间内变化量的最大值。
运放有正向和负向的转换速率。
两个方向的转换速率极限不一定相同。我这里主要想说的是正向转换速率。

|
|
|
|
|
|
 |
 |
107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电压上升率:
假设正弦波频率为200K,1/4周期内输出从0V上升到最大值10V。
意味着运放至少要10V/1.25uS=8V/uS的电压上升率。
|
|
|
|
|
|
|
 |
 |
109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说说摆率和哪些因数有关?
|
|
|
|
|
|
|
|
 |
 |
111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与运放内部的电容C和电流源有关。
|
|
|
|
|
|
|
|
|
 |
 |
125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你的意思是。上升速率近似 = I/ C ?
|
|
|
|
|
|
|
|
|
|
 |
 |
126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是的,可以这么近似。但有些不同原理的运放不遵从。
|
|
|
|
|
|
|
|
|
|
|
 |
 |
127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呵呵,是你想当然的吧
|
|
|
|
|
|
|
|
|
|
|
|
 |
 |
162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蓝天,对你126楼的回复表示愤怒!
说说你的理解吧,你上面的回答我直接理解成你不知道运放的内部结构i如何影响压摆率的!
|
|
|
|
|
|
|
|
|
|
|
|
|
 |
 |
16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请给出你的结论的出处。
否则,你就是在瞎扯。
|
|
|
|
|
|
|
|
|
|
|
|
|
|
 |
 |
165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原来你要的是出处?要的根本不是如何去理解。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满足你吧:
(TI模拟技术丛书)《运算放大器应用手册》 第19页 正数15、16、17行。
|
|
|
|
|
|
|
|
|
|
|
|
|
|
|
 |
 |
166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能否将这段话,贴出来。这书我没有。
|
|
|
|
|
|
|
|
|
|
|
|
|
|
|
|
 |
 |
167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刚才去扫描了:

|
|
|
|
|
|
|
|
|
|
|
|
|
|
|
|
|
 |
 |
168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晕,对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
运放的电流源主要是用来形成“负载的”的。
不错,影响SR最重要的因素是电容。
可以将各个环节的电容折算到运放输出并联在C-E。但对电容充电的绝对不是“电流源”。建议你你用图腾柱+折算电容的方式去理解SR。
|
|
|
|
|
|
|
|
|
|
|
|
|
|
|
|
|
|
 |
 |
171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1,这里有个图6,我不去扫了,很麻烦。
2,SR是个最大值,而转换速率不是。
3,你按你的理解吧。
|
|
|
|
|
|
|
|
|
|
|
|
|
|
|
|
|
 |
 |
297
gel2011
积分:290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哥们,我很欣赏你交流的态度,以后得向你看齐,很诚恳!
|
|
|
|
|
|
|
 |
 |
11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电压上升率对系统的影响:
变换器只有小信号稳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暂态有足够快的响应。
出现暂态变化时,误差放大器的输出需要在较大的幅度内变换电平。
如果反应很慢,影响到系统的性能,需要选择更好的运放。
|
|
|
|
|
|
 |
 |
161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这个图一般没这么理想,只有中间一段是线性的,这一段的转换速率可以用I/C来估算
|
|
|
 |
 |
63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问题四:运放 VS 比较器
|
|
|
|
 |
 |
79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比较器就是没有反馈的运放
|
|
|
|
|
 |
 |
80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或者说:比较器是带正反馈的运放。
|
|
|
|
|
|
 |
 |
82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对哈...
|
|
|
|
|
|
 |
 |
84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比较器是带正反馈的运放?
晕~
|
|
|
|
|
|
|
 |
 |
85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正反馈是加速作用。
|
|
|
|
|
|
|
 |
 |
86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蓝天乱说,比较器当运放使?
|
|
|
|
|
|
|
|
 |
 |
87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不可以吗?
393我照样用它来放大信号。
|
|
|
|
|
|
|
|
|
 |
 |
89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说点有营养的~
让吴兄继续开讲,打造世纪电源关于运放第一强帖~
|
|
|
|
|
|
|
|
|
 |
 |
91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因为比较器一般内部不加补偿,带宽很大,响应速度快,直接用来做运放的话频率响应特性可能会很差
|
|
|
|
|
|
|
 |
 |
88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要准确的说的话,不带负反馈的运放可以用做比较器.
|
|
|
|
|
|
|
|
 |
 |
92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你这个话是非常正确的,我能理解。
|
|
|
|
|
|
|
|
 |
 |
93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运放是射极推挽输出,比较器是集电极开路输出,需要上拉电阻。 比较器工作在非线性条件下,强调的是翻转速度。运放用于放大,强调的是线性。 比较器当放大器用时,会出现输出失真。 运放当比较器时,会出现翻转速度不够。 在低要求的场合,运放当比较器可以。但最好各司其职,比较器市场上又不缺。
|
|
|
|
|
|
|
|
|
 |
 |
9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1)比较器是集电极开路输出,需要上拉电阻 这不是比较器的定义。 2)比较器当放大器用时,会出现输出失真。 谁说的 3)运放当比较器时,会出现翻转速度不够。 和谁比较? 拿比较器和运放来说事,本身就不合理。
|
|
|
|
|
|
|
|
|
|
 |
 |
98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噢??关于1,2,3,请蓝天举出反例并且指出不严谨的地方~(我刚才打急了)
|
|
|
|
|
|
|
|
|
 |
 |
95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嗯,说得很对.
我的说法是站在设计运放和比较器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不加反馈,将带宽做大,速度做快,那么就是比较器.加了反馈,将动态响应特性做好,就是运放.
|
|
|
|
|
|
|
|
|
 |
 |
96
slamdunk
积分:94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运放是射极推挽输出,比较器是集电极开路输出,需要上拉电阻 这句话是不对的,以偏概全
|
|
|
|
|
|
|
|
|
|
 |
 |
99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一般的情况是这样的,知道有其他情况,但本人用的少,其他的话请兄台补充了~
|
|
|
|
|
|
 |
 |
314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同意
|
|
|
|
|
 |
 |
9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运放常用于线性,闭环状态,做放大用。
运放可以用作比较器,开环状态。
但运放多了一个相位补偿,所以速度没有比较器快,一般不建议这么用。
|
|
|
|
 |
 |
10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结合着资料,整理了下: 运放和比较器的区别:(注:这里所说的都是分立的,而不是集成在IC内部的。) 1、在要求不高的场合,运放可以作为比较器输出,比较器只是作为比较用。 2、比较器输出一般是OC,便于电平转换;比较器没有频补,SLEW RATE比同级运放大,但接成放大器易自激。 3、频响是一方面,另处运放当比较器时输出不稳定,不一定能满足后级逻辑电路的要求。 4、比较器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容易输出TTL电平,而运放有饱和压降,使用不便。
关于运放与专用比较器的区别可分为以下几点: 1、比较器的翻转速度快,大约在nS数量级,而运放翻转速度一般为uS数量级(特殊高速运放除外)。 2、运放可以输入负反馈电路,而比较器不能使用负反馈,虽然比较器也有同相和反相两个输入端,但因为其内部没有相位补偿电路,如果输入负反馈,电路不能稳定工作。内部无相位补偿电路,这也是比较器比运放速度快的原因。
|
|
|
|
|
 |
 |
320
nk6108
积分:1814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比较器用管的线性可不需太好。
|
|
|
|
 |
 |
273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运放和比较器的设计目标就不一样,根本没有多少可比性。
如果用运放作比较器,的确可行,不过最大的缺点大概是响音速度比同样工艺制造的比较器慢,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放内部有相位补偿电路,以保证闭环时的稳定性。
如果用比较器做运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相位补偿(因为没有相应的管教,所以这似乎是件不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闭环使用的时候肯定会发生自激震荡。
早期的不带内部补偿电路的运算放大器,如果用来做比较器用,其性能大致应当能和当时工艺条件生产出来的比较器相当。
|
|
|
 |
 |
64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问题五:增益带宽和相移
|
|
|
|
 |
 |
97
oldfang
积分:6461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光占楼
不出粮啊
|
|
|
|
 |
 |
112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增益带宽:
假设用运放实现一个增益为10的放大电路,来放大一个正弦波(先不考虑电压上升速率),并不断增加这个正弦波的频率。可以看到,在某些频率,运放本身会失去增益,运放的输出会停留在输入10倍的地方。如果继续增加频率,在某些点,输出的幅度与输入相同。这个频率与用于设定增益的外部元件无关,
|
|
|
|
|
 |
 |
113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增益带宽对系统的影响:
在电源中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闭环控制中,需要在20kHz频率处有300的增益,这两个参数要求同时满足,意味着运放的增益带宽为300*20kHz=6MHz,这可能超出了一些误差放大器的指标。
误差放大器带宽不够,即使对环路进行了正确的补偿,也不能正常工作。
|
|
|
|
 |
 |
114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相移以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当带宽要求超过普通运放的增益带宽极限时,还会引起另外一个问题:随着输入正弦波频率的增加,输出正弦波到原点的相移也随之越来越大。在把运放作为的误差放大器应用的功率变换器中,这个相移会转化为环路中的附加相移,这是不希望的。因为这样就减小了相位裕量。即使正确地对环路进行了补偿,也会引起闭环的不稳定。
|
|
|
|
|
 |
 |
115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小结一下,关于运放的指标参数就到此了。 1,用作误差放大器的运放的增益带宽和相移与变换器的小信号特性有关。 2,电压上升率与大信号、暂态性能有关。
|
|
|
|
|
|
 |
 |
180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5106兄继续讲下去吧~
开头不是说要分为外围参数篇和反馈篇吗?
现在只看到指标篇啊,要不要另开一贴,说说运放的应用,我想这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
|
|
|
 |
 |
226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楼主,这个片段请继续呀。
|
|
|
|
|
 |
 |
227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哪个片?
|
|
|
|
|
|
 |
 |
228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63楼的内容呀,就说完了吗?
|
|
|
|
|
|
|
 |
 |
229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加上当时楼层也乱,既然提出来了,就请蓝天帮忙补充了~
|
|
|
|
|
|
|
|
 |
 |
230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写的这么精彩,看的意欲未尽呀。。。。
|
|
|
|
|
|
|
|
|
 |
 |
231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后面你来吧 我说不动了。。。
|
|
|
|
|
|
|
|
|
 |
 |
233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63楼的内容在111—114楼有解释,如果还需要添加的,请蓝天补充~
|
|
|
|
|
|
|
|
|
|
 |
 |
23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心有余,力不足呀。。。
|
|
|
|
|
|
|
 |
 |
232
admin
积分:24050
管理员
|
|
|
|
|
|
|
63楼内容蓝天兄再开个帖子继续啊
|
|
|
|
|
|
|
|
 |
 |
235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哇,连管理员兄都惊动了。看来5106的贴威力不小呀。
|
|
|
 |
 |
116
鸟鸟
积分:468
LV6
高级工程师
|
|
|
mark
|
|
|
|
 |
 |
118
hlp330
积分:21756
版主
|
|
|
|
本论坛最强悍的运放介绍,收藏了。
|
|
|
|
|
 |
 |
119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有强悍的wsh5106兄,本贴必会成为世纪电源网史上最强最长的运放专贴~
|
|
|
|
|
|
 |
 |
121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没想过。。。
|
|
|
 |
 |
12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下面进行运放的反馈部分,来点轻松的,不去推传递函数,不涉及补偿。
反馈就两种:正反馈和负反馈。
先看下运放的结构图:

|
|
|
|
 |
 |
122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上面的G就是运放的开环增益。
假设G=50000,正输入端为2V,负输入端为3V。
此时输出为多少?
|
|
|
|
|
 |
 |
123
eric.wentx
积分:45340
版主
|
|
|
|
|
讓我想起了 梅森 公式 
|
|
|
|
|
|
 |
 |
128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输出 Vout=50000*(2-3)=-5000V
有人要问:这怎么可能?
完全可能!只要有50000V的双极性电源!
实际中会等于多少?
如果单电源+12V供电,输出将接近0;
如果双电源正负12V供电,输出将往负方向走,靠近-12V。
输入为正的时候,同理。
|
|
|
|
|
|
|
 |
 |
129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127 楼和123楼有什么区别么?
|
|
|
|
|
|
|
|
 |
 |
131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没区别,开始打这段的时候,没你回复,打完的时候,一看你回复了。
作为完整性,还是具体点好,我不再修改。
|
|
|
|
|
|
|
|
 |
 |
295
feiniao2008
积分:844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呵呵
|
|
|
|
|
 |
 |
12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Vee
|
|
|
|
|
|
 |
 |
13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下面是负反馈,先看图:

|
|
|
|
|
|
|
 |
 |
132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你给的这个模型非常有价值。运放的一切应用都是从这里出发的。
|
|
|
|
|
|
|
|
 |
 |
144
mlzjde9
积分:298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
|
|
|
问LZ个问题, 运放用于反馈时,+端接参考,负端直接接输出电压。 此时,会怎么样呢?
|
|
|
|
|
|
|
|
|
 |
 |
145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结果: Vout=Vref
|
|
|
|
|
|
|
|
|
|
 |
 |
146
mlzjde9
积分:298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
|
|
|
|
|
这个时候怎么建立小信号模型?
|
|
|
|
|
|
|
|
|
|
|
 |
 |
147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129楼
|
|
|
|
|
|
|
|
|
|
|
|
 |
 |
148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129楼,单位负反馈
|
|
|
|
|
|
|
|
|
|
|
|
|
 |
 |
149
mlzjde9
积分:298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
|
|
|
|
|
|
|
|
谢谢。 但我意思是,输出电压直接接在运放负端,中间没有任何电阻,这个时候,输出等于Vref么? 如何是的话,误差环节的传递函数怎么推导?
|
|
|
|
|
|
|
|
|
|
|
|
|
|
 |
 |
150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E(s)=Vref(s)-Vo(s)-------(1)
Vo(s)=E(s)*H(s)----------(2)
消除Vo(s), 得到误差传递函数 E(s)/ Vref(s)=1/(1+H(s))
|
|
|
|
|
|
|
|
|
|
|
|
|
|
|
 |
 |
185
mlzjde9
积分:298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谢谢蓝天
图片贴不上来 :(
这个图里的传递函数 不知道怎么推
|
|
|
|
|
|
|
|
|
|
|
|
|
|
|
|
 |
 |
186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E(s)*G(s)=Vo(s)---------(1)
E(s)=Ref(s)-Vo(s)*H(s)-----(2)
联立(1), (2)消去Vo(s)
得到:E(s)/ Ref(s) = ?
|
|
|
|
|
|
|
|
|
|
|
|
|
|
|
|
|
 |
 |
193
liangry2005
积分:3188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6
huyonhang
积分:375
LV4
初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DING
|
|
|
|
 |
 |
319
nk6108
积分:1814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如果 F 为负,就成正反馈,F>1/Ao,就会振荡。

|
|
|
 |
 |
197
siderlee
积分:1649
LV6
高级工程师
|
|
|
mark
|
|
|
 |
 |
200
youhuakelun
积分:110
LV2
本网技师
|
|
|
发信息这么慢,什么东西啊
|
|
|
|
 |
 |
201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楼上,说我吗?你抱怨的是?
|
|
|
|
|
 |
 |
240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5106兄,什么时候出1,外围参数篇;2,反馈篇啊?
现在这个贴,看起来是指标篇啊,而且还不咋全~
|
|
|
|
|
|
 |
 |
241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1,指标,就是指的上面的外围主要参数了,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要的几个参数。
2,反馈篇,得等段时间了,最近非常时期,少发为妙,哈哈!
|
|
|
|
|
|
|
 |
 |
242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啥“非常时期”?
|
|
|
|
|
|
|
|
 |
 |
243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现在严打灌水~
|
|
|
|
|
|
|
|
|
 |
 |
244
WANGYUREN
积分:1619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咱这两层算“灌水”不?
|
|
|
|
|
|
|
|
|
|
 |
 |
245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算!
|
|
|
 |
 |
217
roc.young
积分:582
LV6
高级工程师
|
|
|
过来RCD一下。。。
|
|
|
|
 |
 |
225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RCD 吸收,老兄挺幽默呀。
|
|
|
|
|
 |
 |
236
roc.young
积分:582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不令赐教吗。。。
|
|
|
|
|
|
 |
 |
246
zkybuaa
积分:5359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5106兄啥时候出续篇啊,我望眼欲穿啊~
你本贴只是个指标篇,而且还不全~
比如说:最大共模输入电压、最大差模输入电压、电源抑制比等等,这些还都没涉及到~
|
|
|
|
|
|
|
 |
 |
249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张兄多次提到,我这里补充几点:
1,最大共模输入电压
2,最大差模输入电压
3,最大输出电压摆幅
4,共模抑制比
5,电源电压抑制比
|
|
|
|
|
|
|
|
 |
 |
25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通常在运放的输入端存在一个共模电压,这个电压太高或者太低,运放就会关闭或者停止工作。
关于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包括正相共模电压和反相共模电压。
正相输入电压限制,看下图:

当Vin比Vcc-0.9V高时,输入端的晶体管和电流源就会关闭。
|
|
|
|
|
|
|
|
|
 |
 |
251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根据共模电压的定义:Vc=(V+ + V- ) /2
如何区别:正相共模电压和反相共模电压?
|
|
|
|
|
|
|
|
|
 |
 |
252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反相输入电压限制,看图:

当Vin低于-Vee+0.6V的时候,运放也不能正常工作了。
|
|
|
|
|
|
|
|
|
|
 |
 |
253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晕,看到这里才理解老兄所谓的“正相”“反相”的含义。
这样说容易让人和运放的“正相”“反相”输入端联系混淆~
|
|
|
|
|
|
|
|
|
|
|
 |
 |
254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嗯,想想的确,但看完整了就理解了,不会混淆,要不你给起个好名吧。
|
|
|
|
|
|
|
|
|
|
|
|
 |
 |
255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我印象中,当初的课本是定义是:最大共模/最小共模电压~
|
|
|
|
|
|
|
|
|
|
|
|
|
 |
 |
256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呵,经过这样,看帖人也能理解了,正相,反相,针对Vcc和Vee来说的。
下面继续差分输入电压范围:
如果差分输入电压比输入晶体管Q1的基极--发射极反向导通电压与Q2的基极--发射极正向导通电压之和还大,这是一种破坏性的工作模式,其结果是破坏Q1的电流增益。
看图:

|
|
|
|
|
|
|
|
|
|
|
|
|
|
 |
 |
257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下面继续最大输出电压摆幅:
它受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输出端晶体管的饱和电压和电源电压的限制。
看图:

注:最大输出电压摆幅与输出端负载有关。
|
|
|
|
|
|
|
|
|
|
|
|
|
|
|
 |
 |
258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CMRR被定义为差分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的比值。
因为理想状态下共模电压被完全抑制,所以这个比值应该为无穷大。
共模输入电压对输入差分对的偏置点产生影响。因为在输入端存在固有的失配,改变偏置点则改变失调电压,从而改变输出电压。
|
|
|
|
|
|
|
|
|
|
|
|
|
|
|
|
 |
 |
259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电源电压抑制比:
供电电压抑制比KSVR是供电电源电压的变化与输出电压变化的比值。
电源电压影响输入差分对的偏置点。因为在输入电路中存在固有的失配,改变偏置点则改变失调电压,从而改变输出电压。
注:
KSVR产生的机制和CMRR相同。
|
|
|
|
|
|
|
|
|
|
|
|
|
|
|
|
|
 |
 |
260
wsh5106
积分:7255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这个关于运放的指标篇(主要参数篇)就更新到此了。
反馈篇等来年继续了,因为最近接触运放太多了,再继续下去的话,头晕。。。
到此了,
|
|
|
|
|
|
|
|
|
|
|
|
|
|
|
|
|
 |
 |
263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very good comments ~
|
|
|
|
|
|
|
|
|
|
|
|
|
|
|
|
|
|
 |
 |
264
fuliu6
积分:4023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管理员该来加精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265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定义解释外,如果追加具体应用事例,就更完美了~
|
|
|
|
|
|
|
|
|
|
|
|
|
|
|
|
|
 |
 |
322
nk6108
积分:1814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如果这个这个失调程度和方向在整个共模区间里头是一致的话,那么调个零就摆平喽,可惜实情永远是不会那么简单的,
如果你预先给它加个差模讯号,你就会发觉共模其实没受半点儿抑制,而是对差模信息起着调幅作用!
如果把NPN差分对的两个输入端都接地,那么,Vcc波动的影响就真的是KSVR,Vee的影响才是CMRR,但共模的影响不单是交流输出,还有直流电流,直流状况不对,交流输出动态就会被挤掉,恒流元件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差模动态,提高CMRR反而只是其副业。
|
|
|
|
|
|
|
|
|
|
|
|
|
|
|
|
 |
 |
262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共模输入电压对输入差分对的偏置点产生影响~

|
|
|
|
|
|
|
|
|
|
|
|
|
|
|
 |
 |
261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最大输出电压摆幅与输出端负载有关。
可否理解成:输出电流在阻抗R1,R2产生的压降导致?
|
|
|
|
|
|
|
|
|
|
|
|
 |
 |
318
nk6108
积分:1814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
输入共模区间,是个专业述语啊,
电平 只有高低,没有双电源的双向极值问题。
|
|
|
|
|
|
|
|
|
|
 |
 |
315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
|
膜拜。我模电没学好啊!
|
|
|
 |
 |
247
pengshengan
积分:604
LV6
高级工程师
|
|
|
好题目,运放中学时代到大学时代,到现在 我就没怎么玩出名堂,学习学习!!
|
|
|
|
 |
 |
248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呵呵,中学时代我都不知道有‘运放“这个名词~
|
|
|
 |
 |
270
恒奕
积分:165
LV2
本网技师
|
|
|
赶紧学学运放~
|
|
|
 |
 |
271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楼主对对失调电压的定义是不确切的。
我想失调电压应当这样定义:调整两个输入端的电压差,使得输出电压为零,此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差就是输入端失调电压。这样定义的输入失调电压与环路增益无关,无论开环还是闭环,结论都是一样的。 另外,后面把输入端偏置电流也归入失调,显然是不合适的。虽然在不恰当的使用条件下,输入偏置电流的会导致额外的失调。但毕竟输入偏置电流本身并不是失调的一部分。
输入失调电流到的确是失调的一部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输入失调电流只在信号源及反馈回路具有较高的电阻的情况下才起作用。特别是对于JFET/MOSFET输入的运算放大器,在绝大部分使用条件下,输入失调电流并不真正起作用,因为输入失调电流在总的失调里面所占的比例太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总失调主要由失调电压造成。
|
|
|
|
 |
 |
279
lisa
积分:277
LV3
助理工程师
|
|
|
|
对失调电压的定义一直都是模糊的很,呵呵多谢。
|
|
|
 |
 |
274
蓝蓝的天
积分:630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275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多余的帖子——没注意到自己已经发过一次了
|
|
|
|
 |
 |
276
拒绝变帅
积分:13137
LV10
总工程师
|
|
|
|
嗯,应该是楼主不明白,明显模电书没那么讲。
|
|
|
|
|
 |
 |
277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在说啥呢?
|
|
|
|
|
|
 |
 |
278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我说楼主开篇就讲电压失调,但自己都没弄明白这个参数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
|
|
|
|
|
|
 |
 |
280
拒绝变帅
积分:1313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你对失调电压的理解,只会按定义死板的去套用,建议去看看Ron Lenk的书。
|
|
|
|
|
|
|
|
 |
 |
281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那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
只有这样描述,才能保证无论开环、闭环,闭环增益多少,输入失调电压总是一个固定值。
这个参数本来就是这样定义的,不这样理解恐怕很难找到更恰当的理解方法。
当然,具体描述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1mV的失调电压,可以描述成:在运放的同相输入端串联了一个1mV的电压源。
|
|
|
|
|
|
|
|
 |
 |
282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还有,不要动不动就叫别人去看书,书上的东西也并不能保证100%正确,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思考、理解、甄别。
如果你有什么见解,不妨说出来给大家评判,叫别人去看书算什么?难听的话没必要说,你这起码这不是讨论问题的态度。
|
|
|
|
|
|
|
|
|
 |
 |
283
拒绝变帅
积分:1313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好吧,回复你270楼:
1,楼主对失调电压的定义是?
2,只要是会引起输出误差的,都可称为失调,广义的,而不是局限于失调电压,失调电流才能叫失调。
|
|
|
|
|
|
|
|
|
|
 |
 |
284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1. 简单的说,运放两个输入端短路,输出电压就应该为零,但事实上做不到。为了使输出端电压为零,我们必须让两个输入端有一个电压差,这个电压差就是失调电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电压差和闭环增益是无关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楼主没搞明白失调电压是怎么回事儿的关键。
事实上,失调电压其实并不只是和输入部分有关,而是整个运放内部电路产生的,只不过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失调电压折算到输入端。
因为运放内部不可测量,除了折算到输入端,只能把失调折算到输出端。如果把失调电压折算到输出端,那么失调电压的具体数值和运放的闭环增益有关,难以给出一个有代表意义的参数值。而按开环状态将失调电压定义在输出端,则问题更大:失调电压往往让运放输出电压饱和了,无法测量到具体的输出失调电压究竟是多少。
所以,失调电压还有一个叫法:输入端等效失调电压。
2. 你这句话问题可大了:除了失调之外,还有线性误差、相位误差、共模增益等误差。其中共模增益和失调还可以挂钩,线性误差、相位误差都和失调无关。
还有,这儿讨论的是运放本身的参数,所以我认为当输入端端接电阻不平衡,由于输入偏置电流引起的误差不应该算作运放本身的失调,虽然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失调。
|
|
|
|
|
|
|
|
|
|
|
 |
 |
285
拒绝变帅
积分:1313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1,恕我眼拙,楼主哪里有说明失调电压和闭环增益有关了?请截图出来。
2,这里的失调按广义来理解,你说的还是狭义的,不用纠结了,仁者见仁了。
|
|
|
|
|
|
|
|
|
|
|
|
 |
 |
286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你这么广义法,的确不用讨论。
|
|
|
|
|
|
|
|
|
|
|
|
|
 |
 |
287
拒绝变帅
积分:1313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那是说第2个问题不必讨论了。
第一个问题呢?我觉得是你自己在YY,然后说别人不理解,拿出证据吧。
|
|
|
|
|
|
|
|
|
|
|
|
|
|
 |
 |
288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算我说的不准确!
楼主的确没这么说过,但对10楼的说法,楼主并没反对,是吧?
事实上,从这个参数的定义来看,根本不需要考虑增益这就是我说的重点!
你要不同意我这个说法,那我也没办法了,也不打算和你争论了。
|
|
|
|
|
|
|
|
|
|
|
|
|
|
|
 |
 |
289
拒绝变帅
积分:13137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你说的没错我不同意的话,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且这不是分歧点。
我根本没想论,不然在270楼早就直接回复你了。
刚才看了10楼,蓝天说的,也在论坛,有想法就找他论论。886~
|
|
|
|
|
|
|
|
|
|
|
|
|
|
|
|
 |
 |
290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呵呵,大家都心平气和一点,论坛相识是缘分~
另外:我10楼说的是开环增益,不是闭环增益。
说白了:开环增益实际上就是将输出“漂移”对输入的折算~
|
|
|
|
|
|
|
|
|
|
|
|
|
|
|
|
|
 |
 |
291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你的说法其实也不算错!
你说的实际上是如何计算,但楼主既然开讲就该把最本质的东西说明白,你说对吗?事实上楼主对此避而不谈——当然,楼主也没得罪我,我似乎不该如此针对他。
实际上,无论是开环增益还是闭环增益,都可以按你说的那样去计算。
如果要用这个方法来做测量,我到认为应该用闭环增益。一则开环增益太大,往往会使输出端饱和,以至于无法测量;二则开环增益存在个体差异,要做测量还需要逐个测量具体的开环增益。而闭环增益基本上取决于外围电路,只要开环增益足够大,负反馈足够深就可以忽略开环增益的个体差异了。
|
|
|
|
|
|
|
|
|
|
|
|
|
|
|
|
|
|
 |
 |
292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用闭环增益来测量Voffset,其实也是先运用开环折算思想,然后建立个模型,将Voffset算出来。运用双电源,将同相端接地,跟随器的输出就是Voffset ,呵呵 简单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293
cdzx11
积分:10095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是的,这是最简单的办法。
不过,这只是测量方法,而不是定义。
其实,我之所以不认为你说错了,但认为楼主有问题,在于既然开题说这个问题,就应该说清楚。你是就事论事,并没有义务讲更深层次的东西——这就是我区别对待的原因。
如果这个帖子是你开的,你这样说我恐怕就要说你了。
搞技术的人多半多少都有点喜欢钻牛角尖,我这也是钻牛角尖。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4
blueskyy
积分:25736
LV10
总工程师
|
|
|
|
|
|
|
|
|
|
|
|
|
|
|
|
|
|
|
|
呵呵~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9
hu500108
积分:132
LV2
本网技师
|
|
|
|
|
|
|
|
|
|
|
|
|
|
|
|
|
|
|
|
牛人啊 学习了
不过要慢慢消化
|
|
|
|
|
|
|
|
 |
 |
316
ericqin
积分:2457
LV8
副总工程师
|
|
|
|
|
|
|
|
实用开关电源设计?
|
|
|
 |
 |
296
jacklee1
积分:323
LV4
初级工程师
|
|
|
高手真多向你们学习
|
|
|
 |
 |
300
grin39
积分:126
LV2
本网技师
|
|
|
刚看见这么好的帖子 佩服
|
|
|
|
 |
 |
324
cx123
积分:1901
LV6
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
 |
325
liaozhaocheng
积分:5458
版主
|
|
|
|
|
学习,留记号
|
|
|
 |
 |
326
XIAOTU80
积分:15991
版主
最新回复
|
|
|
顶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