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Day3
Day3
列表和元组
1.列表的创建:创建列表时字符串的赋值需要使用单引号(双引号)。
2.列表的输出:
print(list[0])
print(list[0:3])
ps:第二个‘:’后面为输出的列表元素个数,该值不可为小数(本人试过,报错 3.0000也不行)但可以大于列表的总元素个数。
3.列表的更新:
对单个元素执行,直接重新赋值。
4.删除列表元素:
格式:del xxx
直接删除元素,如果删除的是中间的元素,后面的元素直接自动补进,不用自己再手动操作啦。上图:输出
5.脚本操作符:
6.列表的截取与拼接:
拼接操作:
list1 +=list2
list1=list2+list3
减法应该是不适用的。
7.列表函数&方法:
列表的长度(元素个数):
len(list)
返回列表元素最大(小)值:
max(list)/min(list)
不支持字符串和数值相比较(用十二指肠想也知道)
支持整型,浮点数等的数字值之间的的比较。
元组转换为列表:
list(seq)
此部分还没学到,后面会进行补充。
方法:
部分方法的说明:
list.insert(index,obj)-----将对象插入列表
index – 对象obj需要插入的索引位置(0,1,2,3…)
obj – 要插入列表中的对象。
list.pop([x])-----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最后一个元素),并且返回该元素的值
x为可选参数,要移除列表元素的索引值,不能超过列表总长度,x为正时,移除list[x]的元素并返回它的值,x为负时,移除从list最后一个元素往前数的第x歌元素并返回它的值,的默认为 x=-1,删除最后一个列表值。
list.sort(key=None,reversr=false)
sort() 函数用于对原列表进行排序,如果指定参数,则使用比较函数指定的比较函数。
key – 主要是用来进行比较的元素,只有一个参数,具体的函数的参数就是取自于可迭代对象中,指定可迭代对象中的一个元素来进行排序。
reverse – 排序规则,reverse = True 降序, reverse = False 升序(默认)。
key的用法看懂了但是按照图示格式使用编译器报错,是我没有import对应的资源包还是格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