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FAI20-师姐交流会
1、介绍
SFFAI 是 Student Forum on Frontier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简称,人工智能前言学生论坛。
这次师姐交流会是第20场,我很有幸聆听到了师姐们关于博士生活的个人成长以及科研经历分享,收益匪浅,尤其是对待科研的心态上。
科研之路充满挑战,是一场对思维方式的革命,需要智慧和耐心。
2、干货
王少楠师姐
王少楠,中科院自动化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语义分析与计算、语言神经认知基础等。
师姐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自己的读博经历、感悟、成长。
回首这五年博士生涯,师姐用了五个词概括:
悠闲时光 -> 初回研究所 -> 摸爬滚打 -> 渐入佳境 -> 成长与选择
从师姐的描述看得出来,这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焦虑、彷徨过后,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的自我剖析,勇于尝试,用心调研、搜集资料,跟有经验的老师、师哥师姐沟通,获得启发,渐渐的成果变喷涌而出,在第四年迎来了她的丰收的季节。
在面临毕业抉择的时候,师姐选择了留所任职,将这份科研精神继续传承和发扬。
感谢少楠师姐!
李祎师姐
李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在读博士,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方法等。近期主要研究利用深度生成网络模型实现对人脸图像的自动上妆和去妆。
李祎师姐演讲风格别具一格,思路清晰,语言轻松风趣,如沐春风的感觉。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师姐关于选题和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两个话题的总结。
科研方向选择
一般在选择方向时有这么几种类型:1.自己有想法 2. 老板指定 3. 一直在犹豫 4. 在备选里挑适合自己的
第一种属于大神级别,目标明确;第二种干脆直接,跟着导师做就行;再就是第四种在有多个备选项时挑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一种)。最不可取的是第三种,因为时间宝贵,一犹豫可能一年就晃过去了,到时候更被动。
那么什么样的课题才是适合自己的呢?师姐给出了以下几个侧重点:
1、自己感兴趣的;
2、符合发展潮流的;
3、能有人交流的;
4、能坚持住的
金玉良言!
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
1. 多阅读,思考,总结,尝试,讨论
2. 每天刷arXiv,泛读加精度
3. 追踪团队,看清潮流
4. 注意总结,一周一总结,一月一回顾
5.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撰写论文
寿月英师姐
考月英,工作于三星电子中国研究院,博士和本科分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月英师姐主要回忆自己当年读博时那些心得,还有求职经历。
印象最深的以下两点:
研究入门: 确定自己的目标数据集,调研相关研究,站在巨人肩膀上,分析其不足,提高模型的性能
论文的撰写: 借鉴优秀论文写作思路及英文用法,无论如何写出第一版才能请别人修改,多找人帮忙提出问题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vtaJuXabR7GeI9MC5-Xpg 提取码: cv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