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 存储系统

1、评价存储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 容量
    存储器可以存储的二进制信息总量称为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有以下两种表示方法:
    (1)位表示方法。以存储器中的存储单元总数与存储字位数的乘积表示。如1K x 4位,表示该芯片有1K个单元(1K=1024),每个存储单元的长度为4个二进制位。
    (2)字节表示方法。以存储器中的存储单元总数表示(一个存储单元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称为一个字节,用B表示)。如128B,表示该芯片有128个单元。
  • 存取速度
    (1)存取时间:又称为存储器访问时间,是指启动一次存储器的操作(读或写分别对应取与存)到该操作完成所经历的时间。
    (2)存取周期:连续启动两次访问操作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不同于存取时间,对于主存而言,该时间段内不进行数据的读或写,用于存储器状态恢复。并为下一次有效的存取操作预留时间,该时间值略大于存取时间。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 存储系统
  • 存储器的可靠性: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来衡量。可以理解为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MTBF越长,表示可靠性越高,保持正确工作的能力越强。

2.存储字长和数据字长的概念

  • 存储字长:主存的一个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二进制位数。
  • 数据字长(简称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 存储字长与数据字长不一定相同,如对于32位的计算机,所采用的存储字长可以是16位、32位或64位。

3.各类存储器在计算机的大致位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 存储系统高速缓存处于CPU与主存之间,主存介于高速缓存和外存之间。越靠近CPU的存储器,其存储速度越快,但容量相对来说就小。

4.大端存放与小端存放

设某32位的整数0x12345678,采用大端或者小端模式在内存中的存储如表:

存放方式 主存字地址 主存单元中的字节地址
大端方式 0 12 34 56 78
小端方式 4 78 56 34 12

*采用大、小模式对数据进行存放的主要区别在于存放字节的顺序:
(1)大端存放将数据的高位字节存放在主存低地址单元,这样进行数据存放符合人类的正常思维。
(2)小端存放将数据的低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单元,这样进行数据存放有利于计算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