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红利后期低成本的获客方式

流量红利后期低成本的获客方式

互联网流量红利后期,随着获取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ROI低,流量不精准、转化难等等问题,绝大多数互联网从业者都谈流量色变。挖掘那些本就寥寥无几的低成本获客渠道变得越来越迫在眉睫。

因此,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那些在流量红利消失的情况下依旧行之有效的几种低成本获客方式。

聊到流量,我会习惯性得把它分为“搜索流量”和“社交流量”两大类,简而言之就是“人找信息”和“信息找人”,互联网早起以搜索流量为主,后来社交流量逐步赶超,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捧的流量获取途径。

先说前者,搜索流量低成本获客比较典型的就是以SEO、ASO、淘宝优化等为代表的搜索排名优化方式,主旨就是通过系列的优化技巧让你所希望的信息入口等到更高的排名从而让用户能够点击进入,达到用户获取的目的,本质上来说三者异曲同工。

SEO作为一种转化率最高的获客方式由于种种因素越来越不被广大互联网企业所重视,这的确是一件挺让人感到悲哀的事情。具体的优化原理我在这里不做展开,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绝对不能用做竞价投放的思维去做SEO。

ASO随着审查机制的不断完善,类似早年的堆砌关键词、刷下载量等方法已经效果甚微了,ASO方面我的建议是除了重视TDK三要素之外,多关注ICON、截图、视频以及用户评价、用户量级、装机留存等用户反馈。

淘宝优化网上有大量的教程,不可轻信,这里提两点,除了普适性的标题、主图的优化之外,上下架时间、滞销产品、成交指数相关的二二重则非常重要。

社交流量,由于有着关系链带来的强粘性因素,曾经一度被广泛互联网人士推崇为兵家必争之地。社交流量方面低成本的角度来说,最为典型的特征我总结为“熟人社交”,也即通俗意义上的老带新。在这一方面玩得最溜的非拼多多莫属,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拼多多是如何一步一步占领下沉市场的,除了百亿补贴等大手笔之外,绝大多数的获客方式从低成本获客的角度来说都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为典型的就是拼单和好友砍价,万变不离其宗,本质上来说这两种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获客。

当然,渠道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行业属性、企业资源投入等等方面的因素,不可生搬硬套。对于以上提到的几点,大家可以做个小范围,从而得出最适合自身的获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