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场景分析法

转载的:http://www.51testing.com/html/47/n-4456447.html

避免删除,便于以后学习使用。 

 

1、如何编写测试用例

  在测试需求分析阶段,我们只有需求文档,所以编写测试用例的唯一依据就是需求文档,通过需求分析得到测试点。

  测试点细化要把握好度,太粗的测试点没有指导意义,太细的测试点容易陷入细节中无法自拔。

  2、场景分析法:

  通过遍历所有流经用例的路径来确定使用场景的方法,用来测试系统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场景法一般包含基本流和备用流,从一个流程开始,遍历所有的基本流和备选流来完成所有场景。

  基本流:用直黑线表示,是经过用例的最基本、最简单的路径(程序从开始到结束无任何错误)

  备选流:采用不同颜色表示,一个备选流可以从一个基本流开始,也可以从一个备选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基本流或终止用例。

测试用例设计——场景分析法

  从基本流开始,再将基本流和备选流结合起来,确定用例场景:

测试用例设计——场景分析法

  3、用场景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根据需求文档,画出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

  2、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场景;

  3、对每一个场景生成测试用例;

  4、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用例重新复审,去掉多余的,确定后,对每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

  4、例子

 测试用例设计——场景分析法

  第一步: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

测试用例设计——场景分析法

  第二步:我们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来确定场景:

测试用例设计——场景分析法

  第三步:设计用例

  在下面的矩阵中,V(有效)用于表明这个条件必须是 VALID(有效的)才可执行基本流,而 I(无效)用于表明这种条件下将**所需备选流。下表中使用的“n/a”(不适用)表明这个条件不适用于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设计——场景分析法

    第四步:设计数据,把数据填入用例表

测试用例设计——场景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