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喷旋模型详解
喷泉模型
迭代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在属性。经验表明,软件过程各个阶段之间的迭代或一个阶段内各个工作步骤之间的迭代,在面向对象范型中比在结构化泛型中更常见。
一般来说,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学开发软件时,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生命周期中的分析阶段。这种方法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定义了一系列面向问题的对象,别切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扩充这些对象。由于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使用统一的软件概念“对象”,所有其他概念(例如功能、关系、事件等)都是围绕对象组成的,目的是保证分析工作中得到的信息不会丢失或改变,因此,对生命周期个阶段的区分自然就不重要、不明显了。分析阶段得到的对象模型也适合用于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由于各阶段都使用统一的概念和表示符号,因此,整个开发过程都是吻合一致的,或者说是“无缝”连接的,这自然就很容易实现各个开发步骤的多次反复迭代,达到认识的逐步深化。每次反复都会增加或明确一些目标系统的性质,但却不是对先前工作结果的本质性改动,这样就减少了不一致性,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
下图所示即为喷泉模型,是典型的面向对象的软件过程模型之一。
“喷泉”这个词体现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迭代和无缝的特征。图中代表不同阶段的圆圈相互重叠,这明确表示两个活动之间存在交迭;而面向对象方法在概念和表示方法上的一致性,保证了在各项开发活动之间无缝过渡,事实上,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时,在分析、设计和编码等项开发活动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图中在一个阶段内的向下箭头代表该阶段内的迭代(或求精)。图中较小的圆圈代表维护,圆圈较小象征着采用了面向对象范型之后维护时间缩短了。
为了避免使用喷泉模型开发软件时开发过程过分无序,应该把一个线性过程(例如,快速原型模型或图中的中心垂线)作为总目标。但是,同时也应该记住,面向对象范型本身要求经常对开发活动进行迭代或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