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二)


以下四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够得到更精确的测试用例。

等价类划分法

定义: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黑盒测试方法,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所有的输入数据对于揭露软件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划分:等价类划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例子如下: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二)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二)

边界值分析法

定义: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一个补充,边界值一般是从等价类的边缘值去寻找,边界值分析的基本思想:正好等于、刚好大于、刚好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注意:0是一个特殊值。我们在考虑边界值时也要对特殊值进行考虑。
只有在涉及数字的时候才会用边界值。
例子: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二)

题目为邮箱地址,必填,且只能输入6-18个字符,可用字母、数字、下划线,且必须以字母开头。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二)

错误推测法概念

定义:基于经验和直接推测软件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的错误的特殊情况,并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实际就是用错误的操作,去验证软件以及程序的健壮性。
不能只考虑用户的正常操作,还要考虑用户的非正常操作。
简单概括便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例子: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二)

场景法

场景法是通过场景描述的业务流程(业务逻辑),也包括代码实现逻辑,设计用例来遍历场景(图上所有路径),验证软件系统功能的正确性。

使用场景法首先要画出流程图
注意:场景法的终点是测试流程,因此每个流程一个用例验证即可,流程测试没有问题并不能说明系统功能没有问题,还需要针对单步的功能进行预测,只有单个功能点和流程预测都测试过了,才能算是充分的预测。

例子: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二)
根据上图流程图设计场景,分别设计正常流程(TT),和异常流程(TF、FT、FF)用于备用流程,设计测试数据。
如A=2,B=0,X=4满足TT,为正常流程,即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