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生命周期
1.什么是vue生命周期?有什么作用?
每个 Vue 实例在被创建时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例如,需要设置数据监听、编译模板、将实例挂载到 DOM 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运行一些叫做 生命周期钩子 的函数,这给了用户在不同阶段添加自己的代码的机会。(ps:生命周期钩子就是生命周期函数)例如,如果要通过某些插件操作DOM节点,如想在页面渲染完后弹出广告窗, 那我们最早可在mounted 中进行
2.vue生命周期的8个阶段?
beforeCreate:在new一个vue实例后,只有一些默认的生命周期钩子和默认事件,其他的东西都还没创建。在beforeCreate生命周期执行的时候,data和methods中的数据都还没有初始化。不能在这个阶段使用data中的数据和methods中的方法
create:data 和 methods都已经被初始化好了,如果要调用 methods 中的方法,或者操作 data 中的数据,最早可以在这个阶段中操作
beforeMount:执行到这个钩子的时候,在内存中已经编译好了模板了,但是还没有挂载到页面中,此时,页面还是旧的
mounted:执行到这个钩子的时候,就表示Vue实例已经初始化完成了。此时组件脱离了创建阶段,进入到了运行阶段。 如果我们想要通过插件操作页面上的DOM节点,最早可以在和这个阶段中进行
beforeUpdate: 当执行这个钩子时,页面中的显示的数据还是旧的,data中的数据是更新后的, 页面还没有和最新的数据保持同步
updated:页面显示的数据和data中的数据已经保持同步了,都是最新的
beforeDestory:Vue实例从运行阶段进入到了销毁阶段,这个时候上所有的 data 和 methods , 指令, 过滤器 ……都是处于可用状态。还没有真正被销毁
destroyed: 这个时候上所有的 data 和 methods , 指令, 过滤器 ……都是处于不可用状态。组件已经被销毁了。
一些常见问题:
1、什么是vue生命周期?
答: Vue 实例从创建到销毁的过程,就是生命周期。也就是从开始创建、初始化数据、编译模板、挂载Dom→渲染、更新→渲染、卸载等一系列过程,我们称这是 Vue 的生命周期。
2、vue生命周期的作用是什么?
答:它的生命周期中有多个事件钩子,让我们在控制整个Vue实例的过程时更容易形成好的逻辑。
3、vue生命周期总共有几个阶段?
答:它可以总共分为8个阶段:创建前/后, 载入前/后,更新前/后,销毁前/销毁后
4、第一次页面加载会触发哪几个钩子?
答:第一次页面加载时会触发 beforeCreate, 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 这几个钩子
5、DOM 渲染在 哪个周期中就已经完成?
答:DOM 渲染在 mounted 中就已经完成了。
6、简单描述每个周期具体适合哪些场景?
答:生命周期钩子的一些使用方法: beforecreate : 可以在这加个loading事件,在加载实例时触发 created : 初始化完成时的事件写在这里,如在这结束loading事件,异步请求也适宜在这里调用 mounted : 挂载元素,获取到DOM节点 updated : 如果对数据统一处理,在这里写上相应函数 beforeDestroy : 可以做一个确认停止事件的确认框 nextTick : 更新数据后立即操作dom
测试demo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cript src="../vue.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app">
<p>{{message}}</p>
<keep-alive>
<my-components msg="hello" v-if="show"></my-components>
</keep-alive>
</div>
</body>
<script>
var child = {
template: '<div>from child: {{msg}}</div>',
props: ['msg'],
data: function () {
return {
childMsg: 'child1'
};
},
deactivated: function () {
console.log('component deactivated!');
},
activated: function () {
console.log('component activated');
}
};
var app = new Vue({
el: '#app',
data: function () {
return {
message: 'father',
show: true
};
},
beforeCreate: function () {
console.group('beforeCreate 创建前状态===============》');
var state = {
'el': this.$el,
'data': this.$data,
'message': this.message
}
console.log(state);
},
created: function () {
console.group('created 创建完毕状态===============》');
var state = {
'el': this.$el,
'data': this.$data,
'message': this.message
}
console.log(state);
},
beforeMount: function () {
console.group('beforeMount 挂载前状态===============》');
var state = {
'el': this.$el,
'data': this.$data,
'message': this.message
}
console.log(this.$el);
console.log(state);
},
mounted: function () {
console.group('mounted 挂载结束状态===============》');
var state = {
'el': this.$el,
'data': this.$data,
'message': this.message
}
console.log(this.$el);
console.log(state);
// this.message = 'change';
},
beforeUpdate: function () {
console.group('beforeUpdate 更新前状态===============》');
var state = {
'el': this.$el,
'data': this.$data,
'message': this.message
}
console.log(this.$el);
console.log(state);
// this.message = 'change2';
},
updated: function () {
console.group('updated 更新完成状态===============》');
var state = {
'el': this.$el,
'data': this.$data,
'message': this.message
}
console.log(this.$el);
console.log(state);
},
beforeDestroy: function () {
console.group('beforeDestroy 销毁前状态===============》');
var state = {
'el': this.$el,
'data': this.$data,
'message': this.message
}
console.log(this.$el);
console.log(state);
},
destroyed: function () {
console.group('destroyed 销毁完成状态===============》');
var state = {
'el': this.$el,
'data': this.$data,
'message': this.message
}
console.log(this.$el);
console.log(state);
},
components: {
'my-components': child
}
});
</script>
</html>
首先来梳理一下结构:
1.我们创建了一个Vue根实例命名为app,将其挂载到页面id为app的dom元素上。
2.局部注册的一个组件child并在根实例中将其注册使其可以在根实例的作用域中使用。
3.将子组件用 包裹,为接下来的测试作准备。
在谷歌浏览器打开开发者工具,开始测试!
结果:注意区分下 beforeCreate() 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