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设计进阶(14)多一点设计,少一点代码

互联网产品设计进阶(14)多一点设计,少一点代码

来自图书:《修炼之道:互联网产品从设计到运营》抢鲜评品,即将出版!

在项目会上,常常听到有人抱怨:今天又要修修补补了,客户一点改动,害得大家遭殃好几天。不过,也会听到许多老鸟讲,宁可前期的设计慢一点,也要充分领会用户的想法。或者简而概之,多一点设计,后面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众所周知,在装修房子的过程中,设计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好的设计师在设计前,通常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对业主展开详细了解、对房屋进行耐心细致的测量等。不要小看这个过程,往往从一个设计师是否注重这个阶段,便可看出他的工作态度与作风。态度决定工作质量!一个人首先有了良好的态度,才能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

刚做项目的时候,很多新手会忙于写代码,恨不得马上就可以看到功能实现。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前期的细致体验其实更重要。在开发过程中,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开发人员之间的思想交流也不可能十分完善。所以,在各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错。这个时候,应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进行认真、严格的技术审查,尽可能早的发现并纠正错误,否则等到系统投入运行后再回头来改正错误将在人力、物力上造成很大的浪费,有时甚至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比如,在做一个教育页面的设计时,为了在首页产生更好的动态教室感觉,在充分调查用户的感觉之后,我们尝试在醒目区域做了一个黑板的创意,同时融入“粉笔”、“课表”等元素,就很好的营造了课堂氛围。多方实践、调查之后,发现用户的反馈也不错。

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设计过程中提出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构想,或者说就是某个创意。在这里,不能为了编程而编程,编程不是系统开发的目的。程序设计的任务是为新系统编写程序,即把详细设计的结果转换成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写成的程序。该阶段相当于机械工程中图纸设计完成的“制造”阶段,而图纸往往就是创意的精华所在。与大家分享一个创意:放大镜手表。

互联网产品设计进阶(14)多一点设计,少一点代码

看看,给手表也加上放大镜功能,让视力不好的朋友不用凑近一点也直接能清楚明了,而且还带夜光功能。不错吧?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就是要这么舍身取地的为用户着想,用户肯定会给你回报的。

当然,从程序员自身的角度来讲,选择一种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则能使根据设计去完成编程时困难最少,可以减少所需要的程序调试量,并且可以得出更容易阅读和维护的程序。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对“21天学通C语言”、“零基础学Java”等教程乐此不疲的原因。

总之,与大家分享今天一点小小的体会:多一点设计,完全可以在今后少一点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