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簇——数据封装过程

       前几天学习了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簇,今天写一下前几天学习的数据封装内容。

       1974年,ISO组织发布了iso模型,全称为开放的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里面一共有七层,即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五层模型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也就是把iso七层模型中的表示层和会话层放入了应用层中。


       物理层:确保原始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进行路由选择,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

       传输层: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可靠或不可靠传输以及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表示层:数据转换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下面是TCP/IP的封装过程,还有一些每层的应用。还有一句重点就是,下层为上层服务。


TCP/IP协议簇——数据封装过程


       下面是TCP/IP的一些协议还有协议之间的关联。

TCP/IP协议簇——数据封装过程

注:
       1Byte = 8bit
       一汉字为两字节
       一字母为一字节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