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局域网 广域网和Internet

局域网:覆盖范围小,自己花钱购买设备,带宽固定,自己维护 常是100米以内用,带宽一般是10M/100M/1000M
广域网:距离远,花钱租带宽,不需要自己维护
Internet:由很多ISP组成,有自己的机房,对网民提供访问 Internet 连接。
ISP:ISP是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即Internet服务供应商. 电信、移动、联通。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

计算机数据通信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地址不可以重复 全球统一规划的IP地址 也就是公网地址 IP地址分为主机号和网络号。
2.路由器作用:负责在不同网段转发数据
3.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 到其他网段需要给谁的作用。
这个博客讲的很好https://blog.csdn.net/bestcleaner/article/details/71374621
4.MAC地址:唯一标识一个网卡的地址,一台计算机的MAC地址在出厂时候固定在芯片里了,可有多个网卡。全球唯一。 路由器的接口实际上就是网卡,就有MAC地址 。是48位二进制数 用16进制数表示。
为什么有IP地址和MAC地址?
IP地址决定数据包的最终去向
MAC地址决定下一跳在哪?
若全球网都是交换机互联就可以只使用MAC地址了

访问网站数据传输过程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准备向传递网页给客户端,但是网页太大了,一般是2M/4M/5M 比较大,最大的数据包可以是1500字节,所以服务器会切割数据包并且编号。
服务器把切割的网页送进发送缓存,发送缓存把数据传送出去后,暂时不立刻删除,等到收到客户端的收到信号时才可以删除。
客户端将收到的数据放入接收缓存,然后进行读取,将他拼凑成完整的网页。这个过程在浏览器里面进行。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数据包 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OSI参考模型:7层

应用层 所有能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可以和用户交互
表示层 压缩 加密处理之后再传递数据 此部分是开发人员需要做的事情 出现的问题就是乱码的问题。也就是用了两种编码方式。
会话层 查木马 (木马并非病毒 有盗号木马 远程控制木马 木马没有对话框 在后台运行)可以用metstat -n 命令查看
传输层 这层可进行 可靠传输 流量控制 不可靠传输
可靠传输 没收到就一直发
流量控制 处理数据不过来就让他慢点
不可靠传输 比如不需要建立会话层 一个数据包就能搞定 查地址域名
网络层 负责选择最佳路径 规划IP地址
数据链路层 标记帧的开始和结束 头尾可用特殊的0 1 标记
这层 透明传输 差错校验(加入n位做校验位)
只负责检查,纠错在传输层
物理层 规定了接口的标准 电器的标准(电压)
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在物理链路上传输更快的速度?
补充 IPV4和IPV6只是网络层改变了
7层相互独立,不会影响其他层改变。

网络排错

从低到高排错 网线接8根线
物理层故障
1.查看网线连接状态
2.查看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故障
1.MAC地址冲突
2.ADSL欠费后,数据链路层断开,网络层就不好使了
3. 网速没办法协商一致
4.计算机连接到错误的VLAN
网络层故障
1.配置错IP地址 、子网掩码地址
2配置错误的网关
3.路由器上没有配置到达目标网络的路由
应用层故障 应用程序配置错误

网络安全

物理层安全
数据链路层安全
1.ADSL账号密码
2 VLAN创建虚拟局域网
3 交互机端口绑定MAC地址
网络层安全 在路由器上使用ACL控制数据包流量
应用层安全 开发的应用程序没漏洞

TCP/IP协议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数据封装 和解封装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性能指标
1.速率
2.带宽
3.吞吐量
4.时延
5.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
7.利用率

  1. 速率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递数据位数的速率
    也称为 data rate 或 bit rate 单位是 b/s kb/s Mb/s Gb/s

  2. 带宽
    数据通信领域中,数字信道所能传递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 b/s kb/s Mb/s Gb/s

  3. 吞吐量
    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单位 b/s Mb/S 等

  4. 时延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5.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带宽

  6. 往返时间
    RIT(Round-Trip- Time)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确认 用ping 测试

  7. 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
    有数据通过时间 /(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