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烧脑的盛宴——记精益研发管理公开课

作为吴博的忠粉,与吴博接触也快3年了,得知这次的公开课在北京也有一场就十分激动,终于有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2天下来,伴随着吴博那充满“磁性”的嗓音,我犹如一下子读了十几本书一样畅快,在这里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这场烧脑的盛宴。

我的感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且不说各类新闻,就是技术文章我们每天也会被推送不下10篇。这些散碎的信息分散我们头脑的各处,即使有时间系统梳理下,也经常会让我们处于混沌的状态。所以我更喜欢慢慢地去读一本书,也许需要花上一两个月,但章节的启成呼应与思维导图结合,会在我脑中绘制一幅图谱,帮助这些知识快速内化。而吴博的这次培训,虽然没有“沉浸式”培训的诸多实践体验,但那娓娓道来的声音就如领路人一般把我带入了一张更大的图谱中。一路下来,光是推荐的书单就有十几本之多,想必全部读完也要三年五载,但是短短2天内基于吴博的总结,我似乎已经抓住了很多书中的关键点,并且更行之有效地将这些点连成了面。所以说“犹如一下子读了十几本书一样畅快”一点也不为过。

作为码农群体中的一员,早已习惯了与机器打交道了,就是研发管理领域的问题,也希望通过if..else这么简化处理掉。无论是技术框架,还是研发体系,也往往是看到别人的优秀实践,就希望能套用的自己的团队甚至公司中。就算是业务提的需求往往也是照作,很少去问Why,更不要提精益、敏捷这些高深思想或者Scrum、看板这些方法论了。吴博在这场公开课上很好的将Why、How、Practice串联了起来,更令我佩服的是:对于课程涉及到人的大部分场景都能追溯到很深层的原因,甚至覆盖了心理学、神经科学、量子力学。这大大帮助了我们对于课程的理解,而且对于我们未来在组织内推广课程中的一些内容提供了方向指导。

我的收获

闲话少叙,我把自己在这场培训中吸收的干货罗列给大家。当然肯定没有现场的效果,但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场烧脑的盛宴——记精益研发管理公开课

关于Why

在课程中,不确定性认知、知识工作认知、复杂认知这三部分内容是分散在不同Section的。之所以把他们综合在一起总结,是为了突出“Why”的重要性。不在“Why”上下足功夫,很可能文不对题、南辕北辙。

不确定性认知

  • 只有意识到了在研发管理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是无法根除的,我们才可能坦然面对不确定性,合理分析现状,提升应对能力

  • 只有认知到很多我们踩过的坑正是由于错误地将针对确定性问题的实践应用到了不确定性问题上,我们才能妥善应对不确定性,通过将不确定性引向低成本区域,降低风险甚至获得收益。

知识工作认知

  • 大家都知道通过定量方式管理是简单易行好推广的,但用到知识工作这种充斥着不确定性的领域就不那么灵光了。

  • 知识工作的优质产出并不能完全依靠流程和技术来保证,更多是依靠知识工作者的内驱力,这是建立自组织团队的基础。

    (想不到吧,外在金钱刺激对智力活动是起反作用的,课程中介绍了相关实验)

复杂认知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 复杂系统是不存在强制性的中心控制的, 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特质,并彼此高度连接

  • 我现在所在的大型外企就挺符合这些特性的。平时工作觉得不同团队间的合作挺松散的,与*集权的执行力真是没法比,但是最后的效果似乎也不是很差,也许这就是复杂系统的魅力吧。

关于How

这一层最鲜明的特点是五大“思维”而不是一系列方法论。记得第一次参加公司内部看板培训时,基本是方法论的传递,而看板又不像Scrum那样有明确的实施方式的定义,所以参加培训的人问的最多是“我们应该怎么看板”。

在这次课程中,虽然看板也覆盖了很大的篇幅,但是更多地是作为“五大思维”的载体。只有结合“三大认知”正确地分析了我们团队自己的常见问题,依据“五大思维”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再结合诸多实践,才是通往成功之路。“How”这一层承上启下,尤为关键。

这里重点提下“稀缺思维”,按吴博的话说这可是改变他人生的关键。

  •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你说你缺钱,那就是金钱稀缺,要是总说很忙,八成是时间稀缺。

  • 稀缺可以产生专注红利,比如利用时间稀缺可以将看板上的任务卡缩小到2-3天完成,以让个人专注。但是过分关注稀缺会产生管窥负担,占用带宽(认知能力及执行控制力)。

  • 长期稀缺会形成稀缺心态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决策和行为方式。长期加班或者被会议挤满了日程的你是不是感同身受?所以有效管理稀缺,宁愿只专注干好2件事,也不要把精力分散到8件事而一无所获。

关于课程主线

对于实践,我就不在一一赘述了。最后我在把课程的主线梳理一下。除了前面的导入部分,以及后面的扩展部分,整个课程就是在利用前面提的Why、How、Practice说明并解决了研发管理中最大的挑战:拥堵

  • 拥堵的成因正是不确定性,这个和精益里面的Variance应该是相得益彰的。

  • 拥堵的危害之一正是稀缺心态。另外还有就是导致不信任,关于如何利用看板建立信任在David的小蓝书屡被提及。

  • 解决拥堵的方法是恢复流动,这个是精益的核心,也是看板重点聚焦的部分。而对可视化流动、产能分配、聚焦整流、降低摩擦、减小批量、降低交易成本这“六”板斧,吴博都辅于原理及样例说明,帮助我们在看板中进行实施。

再啰嗦几句

短短的一周也仅是将课程内容简单复习了一遍,我估计最多也就catch到30%的细节。希望吴博以后会对每个专题分享更多的内容,也希望自己可以把一些理解了的内容传递给更多人。

长按二维码发现惊喜

一场烧脑的盛宴——记精益研发管理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