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棉花糖

一颗棉花糖

点击上方蓝字“Linux宝库”共同关注!

一颗棉花糖

一颗棉花糖

桌子上的棉花糖

一颗棉花糖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找来几十名儿童,让他们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独自呆一段时间,房间桌子上的托盘里放了一颗棉花糖。孩子被告知他/她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是如果能够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他/她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孩子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那么他/她就可以吃棉花糖。

一颗棉花糖

一颗棉花糖

一颗棉花糖

棉花糖实验结果

一颗棉花糖

研究人员离开房间后,房间里的摄像机记录下了一切: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 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最后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通过棉花糖实验测试的实际是自我控制能力。

一颗棉花糖

一颗棉花糖

从小看到老的自控力

一颗棉花糖

十几年后米歇尔逐一联系已是高中生的参加者,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了解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情况。分析后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棉花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棉花糖孩子平均高出210分。研究者继续对当年的实验参加者进行追踪研究直到他们35岁以后。结果,当年不能等待的人成年后有更高的体重指数并更容易有吸毒方面的问题,而当年能够等待的人无论家庭,事业都非常成功。

一颗棉花糖

一颗棉花糖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一颗棉花糖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把自我控制的方法变成习惯呢?父母的作用很重要,父母是否每天要求孩子“延迟满足”?是否鼓励孩子去等待?一些日常的小规定,如晚饭前不能吃零食、把零用钱省下来,选择看电视还是做家庭作业等都是对孩子认知上的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并且长此以往,养成持续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孩子,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成功可期!

一颗棉花糖

关于作者:

本文作者邵志虹,女,祖籍慈溪周巷,劳氏伤科创始人劳天池后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学士,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先后在复旦大学思科-斯坦福供应链领袖学院、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牛铒商学院、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进修,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学习。大型外企多年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经验,现任了凡善源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关于“Linux宝库”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Linux宝库"微信公众号,这里每天发布最新的开源人物和开源事件。谨以此号记录Linux和开源业界的点点滴滴,为开源爱好者和从业者点亮人生。

- 责任编辑:丸子 -
- FIN -

Linux宝库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一颗棉花糖

为开源爱好者和从业者点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