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学习笔记(一):引脚作用

引脚作用

51单片机学习笔记(一):引脚作用

1.  32个I/O口

  • P1.0 ~ P1.7 对应1 ~ 8 号引脚
  • P2.0 ~ P2.7 对应21 ~ 28 号引脚
  • P3.0 ~ P3.7 对应10 ~ 17 号引脚
  • P0.0 ~ P0.7 对应39 ~ 32 号引脚

其中,P3口除作标准I/O口外,还可以将每一位用于第二功能:

P3口 第二功能
P3.0 RXD(串口通信输入)
P3.1 TXD(串口通信输出)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P3.4 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6 WR(用不到)
P3.7 RD(用不到)

 

 

 

 

 

 

 

 

 

 2. 其他八个引脚

名称 位置 功能
RST 9脚 复位:当单片机运行时,若该引脚出现持续两个机器周期(10ms以上)高电平,就可实现复位操作。
XTAL1 19脚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了解)
XTAL2 18脚 振荡器反相 放大器的输入端.。(了解)
GND 20脚 接地
PSEN 29脚 片外ROM读选通信号输出端(了解)
ALE 30脚 地址锁存信号输出端(了解)
EA 31脚 片外ROM选用器:EA为高电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空间;为低电平时,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空间。
VCC 40脚 接+5V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