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秒杀系统设计思路

一、前端技术运用

二、Ridis运用

三、Java数据结构运用

Java并发队列的选择

Java的并发包提供了三个常用的并发队列实现,分别是:ConcurrentLinked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ArrayBlockingQueue。

ArrayBlockingQueue是初始容量固定的阻塞队列,我们可以用来作为数据库模块成功竞拍的队列,比如有10个商品,那么我们就设定一个10大小的数组队列。

ConcurrentLinkedQueue使用的是CAS原语无锁队列实现,是一个异步队列,入队的速度很快,出队进行了加锁,性能稍慢。

LinkedBlockingQueue也是阻塞的队列,入队和出队都用了加锁,当队空的时候线程会暂时阻塞。

 

四、数据库设计

概念一“单库”

高并发秒杀系统设计思路

概念二“分片”

高并发秒杀系统设计思路

分片解决的是“数据量太大”的问题,也就是通常说的“水平切分”。一旦引入分片,势必有“数据路由”的概念,哪个数据访问哪个库。路由规则通常有3种方法:

 

概念三“分组”

高并发秒杀系统设计思路

5 大并发带来的挑战

5.1 请求接口的合理设计

一个秒杀或者抢购页面,通常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静态的HTML等内容,另一个就是参与秒杀的Web后台请求接口

通常静态HTML等内容,是通过CDN的部署,一般压力不大,核心瓶颈实际上在后台请求接口上。这个后端接口,必须能够支持高并发请求,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必须尽可能“快”,在最短的时间里返回用户的请求结果。为了实现尽可能快这一点,接口的后端存储使用内存级别的操作会更好一点。仍然直接面向MySQL之类的存储是不合适的,如果有这种复杂业务的需求,都建议采用异步写入

高并发秒杀系统设计思路

当然,也有一些秒杀和抢购采用“滞后反馈”,就是说秒杀当下不知道结果,一段时间后才可以从页面中看到用户是否秒杀成功。但是,这种属于“偷懒”行为,同时给用户的体验也不好,容易被用户认为是“暗箱操作”。

5.2 高并发的挑战:一定要“快”

我们通常衡量一个Web系统的吞吐率的指标是QPS(Query Per Second,每秒处理请求数),解决每秒数万次的高并发场景,这个指标非常关键。举个例子,我们假设处理一个业务请求平均响应时间为100ms,同时,系统内有20台Apache的Web服务器,配置MaxClients为500个(表示Apache的最大连接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