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数据分析模型

一.消费者行为分析: AIDA模型

A : Attention 注意
I : Interest 兴趣
D : Desire 欲望
A : Action 行为

  • 模型的意思是: 当你希望用户购买你的产品或者服务时,你应该先吸引他的注意力,再引起他的兴趣,然后勾起他的欲望,最终促成他的行动。
  • 常见的数据分析模型
    比如说,拼多多的广告,就用一支非常*的广告神曲引起了你的注意,然后用“3亿人都在用”这样的广告词勾起你的兴趣,继而又用便宜的价格激发你购买的欲望,最后用一些限时拼单等等有紧迫感的活动,促进你下单。

二.用户增长: AARRR 模型

Acquisition::用户获取
Activation : 促活
Retention :用户留存
Revenue : 转化
Referral : 转介绍
常见的数据分析模型

* 以淘宝来举例,说明这个模型。你通过各种广告得知了淘宝,并下载注册了淘宝账号,这个呢就叫用户获取。注册之后,淘宝会通过推送通知消息、短信等,来不断刺激你登录,这就叫用户促活,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你不要注册了就再也不为。然后淘宝还会通过各种内容,比如直播、会员等形式,来增强你和淘宝的粘性,这个叫用户留存。接着,它还会根据算法,推荐你喜欢的商品,或者推送优惠信息,促使你下单,这个叫转化。最后,淘宝还通过推出分享等功能,来激发你把平台上的商品转发出去,以带来新用户,这个叫做转介绍。

作者:亿信华辰

三.营销广告投放模型

常见的数据分析模型

  • 过去在广告营销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知道花在广告上的钱,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 ”这种情况,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少了。每一个推广渠道,都能看见曝光量、用户点击量、用户注册量,甚至购买量等等。市场人员可以通过各个渠道的数据追踪和分析,及时优化渠道的选择和广告内容。根据这个营销漏斗定位问题,要么优化产品的落地页、要么增强目标投放人群筛选的精准度等,把广告花在优质的、有效的渠道上。

  • 数据分析方法论的作用:

    • 理顺分析思路,确保数据分析结构体系化
    • 把问题分解成相关联的部分,并显示他们的关系
    • 为后续数据分析的开展指引方向
    • 确保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