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电路设计】六、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初探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初探

一、概述

本文总结的内容是本书上册最后两章的内容,也即以差分输入级为代表的电压反馈型运算放大器的设计。总体来看有如下特点:

  1. 以差分输入放大器为主的输入级(抑制共模信号)
  2. 以恒流源为主的偏置电路和有源负载(开环增益最大化)
  3. 内部渥尔曼化、采用射极跟随器(稳定高频特性)
  4. 输出级采用推挽方式输出(提高带载能力)

在书中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作者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差分输入-推挽输出的“运放”,但尽管如此,其实测的某些性能也要高于某些商业运放了(根据作者的实验数据,笔者并未验证)。但我们起码可以认为,书中介绍的运放的设计方法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在不集成的前提下,这种分立运放可以通过调整管参数来达成提高性能的目的),并且在笔者看来,这一部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给出了运放内部结构的分析思路,并对运放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指导。
下面将主要介绍差分放大器的原理和设计,以及对综合多种技术的最终设计进行评测。

二、差分放大器原理

差分放大的主要原理在笔者总结来主要如下:

  1. 共射共基相结合的输入级组态,使得同相/反相输入输出的存在十分自然;并且由于共射放大和共基放大的增益计算是类似的,所以其输出是平衡的;
  2. 利用了共射放大的本质性,即在无增益控制的条件下,输出会将基射结电压变化放大hfe倍;又由于恒流源的控制作用和对管的一致性,一侧射极电流的变化会迅速反映到另一侧的相同变化,这也是反相输出的原理。

整体来看,差分放大器就是共用偏置源的两个共射极放大电路。
【晶体管电路设计】六、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初探

1、两相信号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信号的同相反相。对于Q1,当信号在Q1的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时,显然是个经典的共射极组态,故输出是反相的;而当信号在Q2的集电极取出时,根据叠加定理,此时Q2基极接地,Q1输入的信号经Q1的射极跟随器进入Q2射极,成共基极组态,输出是同相的。
此外,在运放电路设计中曾有一个知识点是: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输入阻抗高,同相端输入阻抗低。这也符合上述分析,即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阻抗高于共基极放大电路。
对于内在原理,可以认为由于Q1、Q2相同,在有一端输入信号、另一端接地时,两对管射极电流之和保持一定,变化量相反,故产生两种相位的信号;当两端加入了相同的信号时,由于射极电流变化趋势是相同的,故变化量抵消,在输出端看来没有信号输出(理想情况下的共模抑制)。扩展开来说,当输入端产生了相同的干扰(如温漂、噪声等),经过差分放大后会被消去,只剩下差模信号,这也是差分放大器名称的由来。
最后还可以得出结论,晶体管工作时的电位大小是无关紧要的,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射极静态电流的选取。

2、漂移情况

理想的参数全同对管是不存在的,所以或多或少会存在参数的差别,这些差别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干扰。由上述分析,差分放大器保持共模抑制性的关键在对管的ΔVBE是相等的,当ΔVBE不相等时,会产生一个微小的射极电流的偏差,经放大后会表现在输出端,即没有输入信号或输入信号相同时,输出会产生一个直流漂移或者微弱的交流信号。如果要做到较好地小信号性能,这种漂移是必须要解决的。单片式双晶体管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差分放大器的设计

差分放大器的设计要简单许多。

  1. 选取供电电压,一般选择双电源供电,要高于最大输出电压+恒流源的工作电压;
  2. 设计恒流源,确定对管的工作电流;
  3. 设计恒流源的静态工作点;
  4. 设计集电极电位,此时集电极电阻不再作为增益的确定,只是用来确定信号的中心轨;
  5. 确定基极偏置电阻,双电源供电时即为下拉电阻,其阻值影响电路的输入阻抗。

在设计过程中单端输出时可以将非输出端的集电极负载去掉,但在单端输入时,不用的输入端的输入电阻不可省去,否则会因为输入阻抗不平衡导致直流漂移变大。

四、差分放大器性能指标

1、输入输出阻抗

和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相同,差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为基极电阻,输出阻抗为集电极电阻。

2、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CMRR)定义为:差模增益与共模增益比的常用对数的20倍。它描述了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CMRR越大,共模抑制能力越好(在书中,作者采取的定义是相反的,但在一般的芯片手册中,CMRR的定义是按照上文定义的,故一般采取上文定义,或者取绝对值越大越好)。随频率的增加,CMRR一般是减小的。

五、差分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差分放大器主要有如下扩展应用:渥尔曼化、渥尔曼自举化、有源负载化、镜像电流源化等。相关电路即在最初的设计中替换相应部分,以获得相应的功能。
如图为渥尔曼化的差分放大,它可以提高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晶体管电路设计】六、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初探

六、常见的电流源

常见的电流源包括镜像电流源、精密镜像电流源、比例电流源、微电流源、多路电流源等。在模拟集成电路中,他们主要用来提供偏置或作为有源负载。

七、设计评测

图为简单设计的一个运放的内部结构,其基本性质已经具备了,但由于静态工作点的调整问题,实用性上还有欠缺。这是进行了渥尔曼自举、有源负载变化之后的电路。
【晶体管电路设计】六、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初探

八、总结

经过上册书的学习,设计一款运放似乎不再是难题了。但这一部分的关键还是在于学习分析运放内部电路的原理,在给运放搭建外围电路时稍加注意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风扬江渊
20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