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前言
参考王道考研复习指导
由于本菜鸡第一次发****,许多格式不会用。后续会进一步整理,包括添加笔记内容,标明参考资料。暂时只将学习时的markdown直接导入。
更新中。。。
目录
1.1.1 概念、组成、功能和分类
思维导图
概念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计算机网络是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 互联:互联互通 通信链路
- 自治:无主从关系
功能
- 数据通信(连通性)
- 资源共享(硬件、软件、数据)
- 分布式处理: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同一工作任务的不同部分,如 Hadoop 平台
- 提高可靠性
- 负载均衡
组成
组成部分
- 硬件、软件、协议
工作部分
-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
- C / S
- P2P
-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服务
功能组成
- 通信子网:实现数据通信
-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 / 数据处理
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
-
广域网(WAN)
-
城域网(MAN)
-
局域网(LAN)
-
个人区域网(PAN)
广域网(WAN)
- 交换技术
广域网的任务是提供长距离通信,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其覆盖范围通常为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的区域,因而有时也称远程网。广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连接广域网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城域网(MAN)
城域网的覆盖范围可以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覆盖范围约为5~50km。城域网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因此有时也常并入局域网的范围进行讨论。
局域网(LAN)
- 广播技术
局域网一般用微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线路相连,覆盖范围较小,通常为几十米到几千米的区域。局域网在计算机配置的数量上没有太多的限制,少的可以只有两台,多的可达几百台。传统上,局域网使用广播技术,而广域网使用交换技术。
个人区域网(PAN)
个人区域网是指在个人工作的地方将消费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其覆盖的区域直径约为10m。
按使用者分
- 公用网
- 专用网
按交换技术分
电路交换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数据传输特点
传输流程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结点。
数据传输特点
传输流程
分组交换
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数据传输特点
传输流程
按拓扑结构分
- 总线型
- 星型
- 环型
- 网状型
按传输技术分
- 广播式网络
- 点对点网络
广播式网络
共享公共通信信道
点对点网络
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1.1.2 标准化工作及其相关组织
脑图
标准化工作
要实现不同厂商的硬、软件之间相互连通,必须遵从统一的标准。
标准分类
- 法定标准:由权威机构制定的正式的、合法的标准 OSI
- 事实标准:某些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了主流,时间长了,这些产品中的协议和技术就成了标准 TCP / IP
RFC
RFC(Request for Comments):因特网标准的形式
RFC要上升为因特网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
- 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这个阶段还不是RFC文档。
-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成为RFC文档。
-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IETF、IAB ---- 已取消
-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相关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OSI参考模型、HDLC协议
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通信规则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学术机构、IEE802系列标准、5G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负责因特网相关标准的制定 RFC 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