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电子工程师 之 硬件】 之 【47.N型MOS管驱动电路】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脚下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
原创不易,文章会持续更新 |
文章会同步到作者个人公众号上,感谢扫码关注 |
所有文章总目录:【嵌入式 无人机 电机控制】 |
---|
原创视频总目录:【嵌入式 无人机 电机控制】 |
1.N型MOS管的驱动电路
注:用N型MOS管控制直流有刷马达(15V/2A)。
2.思路
因为MOS管的D极可以流过2A的电流,所以可以将马达直接接在D极然后再接电源;因为GS之间的门控电压决定MOS管是否导通,而开和关控制信号一般是电流信号,所以需要用一个N型三极管,电流控制三极管的开和关,MOS管的G极接三极管的C极。
电路需要实现的逻辑:当输入信号为高时,马达不转;当输入信号为低时,马达转。
3.方案一原理图
该电路实现了对MOS管Q1的开关控制,当R3处有电流流过时,MOS管关断,极间电容可以通过Q2的E极来放电。缺点:在MOS管放电过程中,也有电流通过R1到三极管再到地,有一定的功耗,即上面的电路虽然实现了功能,但会消耗一定的无用功耗。
改进思路:
将R1的阻值加大,使C极的电流很小,这样可以减少无用功率;但是,当Q2截止时,如果R1很大,那么+15V电压通过R1,R2的电流就会很小,即MOS管的G极电流很小,此时MOS管在开和关的过程中工作在平台电压的时间就会增长,MOS管的功耗又加大了。
4.方案二原理图
当Q2导通时,Q1也导通,此时+15V,经过R1,Q1,R4给MOS管提供门控电压,电流也比较大;当Q2截止时,Q1也截止,G极通过R7对地放电。
但是,当Q1导通时,电流也会流过R7,也会增加无用功耗;增大R7的阻值,可以减小无用功耗,但G极放电电流又会减小。
改进思路:
方案一原理图有放电快,方案二原理图有供电快,即电流大的特点;可以将上面两个电路的优点组合在一起,实现充电快放电也快的电路。
5.方案三原理图
将方案二和方案三的优点进行组合。绿方框中的是一个将逻辑反向的电路。实现了当R9输入高信号时,马达转。
输入低信号时,马达不转;并且该电路通过Q1(Q1的C极有大电流)对MOS管进行导通,通过Q4给G极提供快速放电的回路。
6.电路优化的思路
(1)查看功耗问题,是否有无用功耗产生。
(2)MOS管的开通和关断速度是否很快。
7.方案三原理图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出现蹿红现象
当输入端电压为0V或是5V时,电路工作没有问题;但是输入信号从0V到5V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即输入量是一个模拟量。
当输入端电压为1.5V时,Q2没有完全导通,工作在放大状态,Q2的C极与E极之间的电流将为B极的100倍,此时Q1将完全导通。
同理,Q5也是工作在放大状态,则Q5C极的电压将会比较高,该电压也可能会导通Q4,此时Q1和Q4同时导通,直接将电源短路,即发生==蹿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