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包装类以及其装箱和拆箱
有了基本类型之后为什么还要有包装器类型呢?
原文:https://blog.****.net/wang_8649/article/details/72129616
核心:让基本类型具备对象的特征,实现更多的功能.
Java是一个面相对象的编程语言,基本类型并不具有对象的性质,为了让基本类型也具有对象的特征,就出现了包装类型(如我们在使用集合类型Collection时就一定要使用包装类型而非基本类型),它相当于将基本类型“包装起来”,使得它具有了对象的性质,并且为其添加了属性和方法,丰富了基本类型的操作。
Java 的两大数据类型:
● 基本类型(或者叫做内置类型)
● 引用数据类型
基本类型:不存在“引用”的概念,基本类型都是直接存储在内存中的内存栈上的,数据本身的值就是存储在栈空间里面,而Java语言里面只有这八种数据类型是这种存储模型;
引用数据类型:“引用”是存储在有序的内存栈上的,而对象本身的值存储在内存堆上的。
举例int integer
int 一般做为数值参数就够了
integer 一般做类型转换的时候用的较多
Integer是int的封装类,里面有很多进行处理的静态方法
Integer是对象而int不是,内存的分配位置也不一样
int是一种基本数据类型,而Integer是相应于int的类类型,称为对象包装。
实现这种对象包装的目的主要是因为类能够提供必要的方法,用于实现基本数据类型的数值与可打印字符串之间的转换,以及一些其他的实用程序方法;
另外,有些数据结构库类只能操作对象,而不支持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包装类提供一种便利的方式,能够把基本数据类型转换成等价的对象,从而可以利用数据结构库类进行处理。
深入剖析Java中的装箱和拆箱
原文: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780005.html
本文的目录大纲:
一.什么是装箱?什么是拆箱?
二.装箱和拆箱是如何实现的
三.面试中相关的问题
一.什么是装箱?什么是拆箱?
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Java为每种基本数据类型都提供了对应的包装器类型,至于为什么会为每种基本数据类型提供包装器类型在此不进行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在Java SE5之前,如果要生成一个数值为10的Integer对象,必须这样进行:
1 |
|
而在从Java SE5开始就提供了自动装箱的特性,如果要生成一个数值为10的Integer对象,只需要这样就可以了:
1 |
|
这个过程中会自动根据数值创建对应的 Integer对象,这就是装箱。
那什么是拆箱呢?顾名思义,跟装箱对应,就是自动将包装器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1 2 |
|
简单一点说,装箱就是 自动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包装器类型;拆箱就是 自动将包装器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下表是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包装器类型:
int(4字节) | Integer |
byte(1字节) | Byte |
short(2字节) | Short |
long(8字节) | Long |
float(4字节) | Float |
double(8字节) | Double |
char(2字节) | Character |
boolean(未定) | Boolean |
二.装箱和拆箱是如何实现的
上一小节了解装箱的基本概念之后,这一小节来了解一下装箱和拆箱是如何实现的。
我们就以Interger类为例,下面看一段代码:
1 2 3 4 5 6 7 |
|
反编译class文件之后得到如下内容:
从反编译得到的字节码内容可以看出,在装箱的时候自动调用的是Integer的valueOf(int)方法。而在拆箱的时候自动调用的是Integer的intValue方法。
其他的也类似,比如Double、Character,不相信的朋友可以自己手动尝试一下。
因此可以用一句话总结装箱和拆箱的实现过程:
装箱过程是通过调用包装器的valueOf方法实现的,而拆箱过程是通过调用包装器的 xxxValue方法实现的。(xxx代表对应的基本数据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