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结的产生与二极管单向导电的原理

PN结的产生与二极管单向导电的原理

本征硅中硅原子以sp3杂化成键,其中自由载流子电子和空穴数量依赖于温度,且数量远远小于经过掺杂的硅。

硅的掺杂分为p型掺杂和n型掺杂。硅为第四主族元素,价层以s2p2具有四个电子。当向硅中注入第三主族元素如B、Ga(s2p1),当这些原子进入晶硅并与其他原子以sp3杂化成键时,会产生一个电子空位,即空穴(空穴并非粒子,本质上是电子空位,可以成为电子运动的通路)。 当注入第五主族元素如P、As(s2p3),会产生一个多余的自由电子。

PN结的产生与二极管单向导电的原理

将硅晶圆从正反两面分别进行p掺杂和n掺杂后,由于两侧电子和空穴浓度的巨大差别,会从界面处发生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即空穴从p型区向n型区扩散,电子从n型区向p型区扩散(这种由载流子浓度差别导致的扩散产生的电流称为扩散电流),这种扩散导致界面附近的n型区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界面附近的p型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从而产生一个由n型区指向p型区的内建电场,由于内建电场的存在,多子的扩散运动被抑制,而且出现少子的漂移,产生漂移电流,方向与扩散电流相反。

最终多子的扩散运动与少子的漂移运动达成平衡,在p型区和n型区界面附近形成稳定的空间电荷区(耗尽层)。当在PN结两端加电压时,若外电场方向与内建电场方向相同,则多子扩散运动被抑制,少子漂移运动被加强,而少子的数量远远小于多子,此时仅有非常微弱的电流通过,PN结截止。

当外电场方向与内建电场相反,则内建电场被抵消,多子的扩散得到加强,p型区的大量的空穴向n型区运动,n型区的电子向p型区运动,产生大电流,此时PN结导通。

当p型区接电源正极,n型区接电源负极时,称为给PN结加正偏压,PN结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