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工作基本原理

作者:睿一

微信公众号:电子工程师的日常

一、三极管类型与区别

         三极管大致分两类:PNP型和NPN型。(P代表正极:Positive,N代表负极:Negative)P型半导体在高纯度硅中加入硼取代一些硅原子,产生大量空穴利于导电,而N型半导体在高纯度硅中加入磷取代硅,在电压刺激下产生*电子导电。

三极管在内部制造工艺上有三个特点:

A、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比较低(但薄了会增大结电容,从而影响带宽性能);

B、发射区高掺杂,增加多子(空穴或*电子)数量;

C、集电结面积大,利于接收多子(空穴或*电子)。

 

原理图符号如下:

三极管工作基本原理

图1-1 NPN型三极管

 

 三极管工作基本原理

图1-2 PNP型三极管

二、截止和导通内部状态

       (以NPN三极管为例进行讲解)

         1、截止

         截止条件:a、发射结电压Ube小于PN结导通电压或反偏;b、集电结反偏

              理想条件下,三极管在截止状态下,IB=0 mA,IC=0mA,IE=0mA。(实际情况是,PN结截止时,总是会有很小的漏电流存在,也就是说PN结总是存在着反向关不断的现象,PN结的单向导电性并不是百分之百,同时也是IB控制IC的重要基础,后面详细讲述。)

 

三极管工作基本原理

图2-1 NPN三极管内部构造示意图

 

         2、放大导通

         放大导通条件:a、发射结电压Ube大于PN结导通电压;b、集电结反偏

         基极、集电极、发射极的电压关系:UC>UB>UE

         当PN结正向导通后,发射极E(N型半导体)的大量的多子(*电子)流向基极B,由于基极B(P型半导体)很薄且掺杂浓度低,对多子(*电子)的捕获能力较弱。同时,集电结反偏,使集电极到基极存在正向电势能,电场的矢量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正好相反,便于电子向集电极注入。以上因素,促使电子很容易穿透基区和集电结到达集电极,形成电流IC。(这种情况下,PN结反向导通比想象的要容易,但要和普通PN结反向导通相区别。)

         三极管放大导通后,IC与UC无直接关系,UC的作用是维持反向偏置电路。IC与IB、掺杂浓度相关。

         对于IC还可以理解为:IC的本质是少子(空穴)电流,是通过电子注入(集电结反偏)而实现的人为可控的集电结“漏”电流,因此它就可以很容易地反向通过集电结。

三极管工作基本原理

图2-2 NPN型三极管放大导通电路

 

         3、饱和导通

         饱和导通条件:a、发射结电压Ube大于PN结正向导通电压;b、集电结电压Ubc大于PN结正向导通电压;

         基极、集电极、发射极的电压关系:UB>UC且UB >UE。

         此时,IB、IC、IE均为少子(空穴)形成的电流,电流大小和基区的掺杂浓度有关。

 

三极管工作基本原理

图2-3 NPN型三极管饱和导通电路

 

三、总结

虽然上述以NPN型三极管为例进行讲解,但原理同样适用于PNP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的多子为带正电荷的空穴。

三极管工作状态与条件关系如下表:

工作状态

工作条件

描述

备注

截止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Ube≤0V(或小于PN结正向导通电压),Ubc≤0V

矢量电压

放大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Ube大于等于PN结正向导通电压,Ucb>0V

矢量电压

饱和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Ube大于等于PN结正向导通电压,Ubc>0V

矢量电压

倒置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Ube<0V,Ucb>0V

实际使用机会较少,暂不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