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原文地址::http://www.xjishu.com/zhuanli/17/201910909110.html

相关文章

1、伦茨EVF8222驱动板电路图----https://ishare.iask.sina.com.cn/f/62066148.html

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印机控制电路占用cpu硬件资源较多,cpu管脚利用率低,无法做到分时复用,整个电路实现起来比较庞杂,占用空间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及打印机,能够使单片机的管脚分时复用,降低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和程序调试端口,所述程序调试端口、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组管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机控制电路还包括打印头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打印头模块的输入端包括打印数据接收端口,所述打印数据接收端口、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均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二组管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机控制电路还包括温度检测电阻,所述打印头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纸轴检测端口和温度检测端口,所述纸轴检测端口与所述温度检测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端口与所述温度检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端口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三管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机控制电路还包括切刀电机驱动模块和走纸电机驱动模块,所述切刀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走纸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均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四组管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走纸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电压采样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机控制电路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五组管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包括usb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头模块包括热敏打印头,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包括上述的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和程序调试端口共用单片机的一组管脚,在程序调试状态和非程序调试状态下,该组管脚可以达到分时复用,提高了单片机管脚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将该控制电路应用于打印机,使得打印机的电路简单,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的单片机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的程序调试端口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a是本发明中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的wifi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b是本发明中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的蓝牙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的热敏打印头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的显示屏插座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的走纸电机驱动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中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的切刀电机驱动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的usb插座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机控制电路,该打印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和程序调试端口。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蓝牙模块。

图1、图2、图3a、图3b分别为单片机、程序调试端口、wifi模块、蓝牙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1中,u1为单片机,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f103cb,包括48个管脚;图2中,j2为程序调试端口jtag的插座;图3a中,u4为wifi模块,包括lpt200swifi芯片;

图3b中,u5为蓝牙模块,包括bm09蓝牙芯片。

参照图1、图2、图3a、图3b,单片机u1的34管脚(j-swdio信号脚)和37管脚(输出j-swclk信号脚)作为第一组管脚,分别连接到程序调试端口j2的4管脚和2管脚,通过程序调试端口j2调试单片机程序;还通过1.5k的电阻r9、电阻r10分别连接到wifi模块u4的12管脚和10管脚,实现wifi模块的状态监测;还通过1.5k的电阻r9、电阻r10分别连接到蓝牙模块u5的9管脚和11管脚,实现蓝牙模块的状态监测。

在调试状态下,通过程序调试端口j2调试单片机程序;在非调试状态下,对wifi和/或蓝牙模块的状态进行监测,使得单片机u1的34管脚和37管脚作为一组管脚实现分时复用,提高单片机u1管脚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控制电路还包括打印头模块和显示模块。

本实施例中,打印头模块包括热敏打印头,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

图4和图5分别是热敏打印头、显示屏插座的电路原理图。

参照图4,j7为热敏打印头,型号为capd245,j7的7管脚和8管脚作为打印数据接收端口,分别与单片机u1的第二组管脚28管脚(spi2_mosi信号脚)和26管脚(spi2_sck信号脚)连接,接收单片机u1发送的需要打印的点阵数据。

参照图5,j3为显示屏插座,与显示屏(图中未示出)连接,5管脚和7管脚分别与单片机u1的第二组管脚28管脚和26管脚连接,接收单片机u1发送的需要显示的数据,通过显示屏显示。

在打印状态下,通过热敏打印头j7进行打印;在非打印状态下,通过显示屏插座j3发送显示数据至显示屏,使得单片机u1的28管脚和26管脚作为一组管脚实现分时复用,提高单片机u1管脚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此外,打印机控制电路还包括温度检测电阻(图中未示出)。参照图4,热敏打印头j7的19管脚和42管脚作为纸轴检测端口(axis_open),与温度检测电阻的一端连接,20脚作为温度检测端口,与温度检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20脚还与单片机u1的11脚(prt_ntc_in信号脚)连接,通过单片机采样同时实现纸轴就位检测与温度检测,节省了一路单片机i/o口开销,降低了成本。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控制电路还包括切刀电机驱动模块和走纸电机驱动模块。

本实施例中,切刀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切刀电机驱动芯片,走纸电机驱动模块包括走纸电机驱动芯片。

图6和图7分别是走纸电机驱动模块、切刀电机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参照图6,u6为走纸电机驱动芯片,型号为drv8833,u6的9管脚、10管脚、15管脚、16管脚分别与单片机u1的42管脚(mt_a+信号脚)、43管脚(mt_a-信号脚)、45管脚(mt_b+信号脚)、46管脚(mt_b-信号脚)连接,接收单片机u1发送的走纸驱动信号;u6的7管脚、5管脚、4管脚、2管脚分别与热敏打印头j7的49管脚、47管脚、48管脚、50管脚连接。走纸电机驱动芯片u6根据单片机u1提供的4个步进逻辑,输出两相4线脉冲信号,使连接于热敏打印头j7的49管脚、47管脚、48管脚、50管脚的步进电机转动,带动纸前进。

此外,参照图6,走纸电机驱动芯片u6的7管脚(mt_a)上还连接有采样电阻r15和r16,r15和r16的连接点连接有8.4v电源。在驱动走纸电机的同时,还可以完成电源电压监测的功能。传统的打印机电源电压监测电路是采样电阻直接接电源,只要打印机工作则采样电阻也一直工作,消耗功率。本实施例将采样电阻接到走纸电机驱动芯片u6,只有走纸电机启动工作时才监测电压,既解决了传统电源电压采样电路的静态功率消耗,又以此电路实现电源电压监测的功能。

参照图7,u7为切刀电机驱动芯片,型号为drv8833;j6为切刀电机插座,型号为capd245,与切刀电机(图中未示出)连接。u7的9管脚、10管脚、15管脚、16管脚分别与单片机u1的42管脚(mt_a+信号脚)、43管脚(mt_a-信号脚)、45管脚(mt_b+信号脚)、46管脚(mt_b-信号脚)连接,接收单片机u1发送的切刀驱动信号;u7的7管脚、5管脚、4管脚、2管脚分别与j6的11管脚12管脚、8管脚7管脚、10管脚9管脚、6管脚5管脚连接,通过切刀电机插座j6发送切刀驱动信号给切刀电机,驱动切刀电机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控制电路,走纸电机驱动芯片和切刀电机驱动芯片共用一组单片机u1的4路pwm信号输出脚(42管脚、43管脚、45管脚、46管脚),占用资源少,降低了成本,使电路更加简单。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控制电路还包括通信接口,通信接口主要包括usb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

图8是usb插座的电路原理图,j1是usb插座。

结合图1和图8,单片机u1的33管脚(usb信号脚)与30管脚(串口信号脚)通过1.5k的电阻r11连接后,连接到j1的一对管脚2管脚和3管脚的其中一个管脚上;单片机u1的32管脚(usb信号脚)与31管脚(串口信号脚)通过1.5k的电阻(图中未示出)连接后,连接到j1的一对管脚2管脚和3管脚的其中另一个管脚上。打印机开机时,单片机u1的固件程序先复位usb信号,在检测到外部进来的数据为usb数据时(例如打印机与usb数据线连接)进入usb接收模式;在检测到外部进来的数据为串口数据时(例如打印机与rs232串口连接)关闭usb信号脚,此时usb插座j1作为串行通信接口,从而实现单片机u1对usb数据和串口数据的自动识别。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包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述的打印机控制电路。该打印机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