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Thinking in UML》学习笔记(二)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

作为语言,就有基本词汇和语法,UML中元模型就是词汇,例如用例和类;视图就是规则。

语言是为了沟通,为了大家能够最大程度的沟通,就创造了被大众认可的统一语言(普通话),这个就是标准。这个统一语言不仅要人和人能够沟通,人和机器也需要沟通。——可读性

相对于文字来说,图形更容易让人接受,逻辑更清晰——可视化图形

针对面向对象带来的三个问题,UML作出了解决。

一、一种把现实世界映射到对象世界的方法

现实世界就是由人、事、物及规则来描述世界的。

建立模型就是要抽象现实世界。本质上就是人,做事情,按照一定的做事规则,使用一些物产生一些物。

建立模型关键就是要搞清楚,有什么人,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事产生什么物,中间有什么规则,再把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定义出来——一个模型的出来了。

现实世界——————————>业务模型

人—————————————actor参与者(元模型)

事—————————————use case用例(元模型)——人想要做什么事

规则————————————business scenario业务场景+use case scenario用例场景——怎么做,按照什么规则

物—————————————business object model业务对象模型——涉及到的物及关系

《大象Thinking in UML》学习笔记(二)

二、一种用对象世界描述现实世界的方法

业务模型——————————>概念模型

要将业务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模型,中间是需要一个有承上启下功能的过度的模型,向上映射原始需求,计算机的可执行代码可以通过这一模型追溯到原始需求;向下可以为计算机实现一个高层级的抽象,是一种指导和约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需要按照这种指导和约束来完成可执行代码的设计工作的。这个模型——概念模型/分析模型。

分析模型的最主要元模型:

边界类——事,界面,决定的是外面能对里面做什么事儿。静态

实体类——物,在人做事情中所涉及到的事物。静态

控制类——规则,动作,动态信息,业务或用例场景中的步骤和活动。

《大象Thinking in UML》学习笔记(二)

三、验证对象世界行为正确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方法

概念模型——————————>设计模型

概念模型中获得的软件蓝图,以及建设这个软件所需要的组成内容和必要细节。相当于,我们画了一张图,图上有车、组成车所有的零件,以及组装这些零件的步骤。

设计模式就是建造零件,组装汽车的过程。

概念模型———转化———————>设计模型

边界类———————————>操作界面或者是系统接口

控制类———————————>计算程序或者控制程序

实体类———————————>数据库表、XML或者带有持久化特征的类

这个转化过程是有规则的:

软件架构和框架:实现类必须实现的接口、必须继承的超类、必须遵循的编程规则。

编程语言

规范或中间件

不同的软件项目可以选择不同的以上三种规则,因此,同样的概念模型会因为选择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设计模型。

《大象Thinking in UML》学习笔记(二)

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的完整过程:

《大象Thinking in UML》学习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