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假设检验部分总结
心理统计学——假设检验部分总结
本篇内容偏总结,适合对心理统计学假设检验部分已经学过的同学看,自行按理解整理,如有错误,欢迎指出交流。
话不多说,先上一张思维导图。
本篇内容依据此张思维导图进行内容的推进。
假设检验
在心理学和其他行为科学中,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往往是相当数目的个体所组成的一个总体。比如,中国男性,大学生身高,某小区居民等等。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限制,我们不可能收集到所有的数据。因此,我们只能通过采集样本,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测总体。
这也存在一个问题,由局部认识整体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抽样所带来的误差可能让实验结果和事实相背离。
举个例子:
某中学评奖优秀教师(通过所带学生的成绩评优),A教师是热门人选,尤其是这一次考试,他所带的班级成绩比学校平均分高了10分。但考核小组深入研究了一下,发现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考核小组将近一年来若干次考试进行了回顾,发现综合分析的话,这个班仅仅比年级平均水平高一分。那,这位A老师还能不能当选呢?
大家犹豫了。
其实生活中,我们总倾向在差异悬殊时,对A教师心怀敬佩,而当差异较小时,人们就认为A教师只是单纯运气好。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需要一套标准来判断这个班的成绩优劣,到底是因为A教师教学水平高,还只是因为他运气好分到了一个“学霸”班呢?
假设检验就是这样一套推断程序,利用样本数据来评价关于目标总体的某一假设的可置信性。
单样本检验*
单样本检验,即以一个样本推论一个总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总体方差已知和总体方差未知。
例题
独立样本假设检验
研究方法:被试间设计。
主要比较两个不同总体,两组数据来自两个不同且完全独立的样本。
步骤如图:
例题:
相关样本假设检验
研究方法:被试内设计
主要比较实验处理的前后差异,两组数据来自同一样本。
步骤如图:
例题:
好的,我爱统计。
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