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指标体系建设的3点建议

无意间跟一个朋友A聊起“指标体系”建设的问题,也谈一下个人理解!

对于大多数人,当你问起如何构建一个产品的指标体系时,可能大多数人的回答就是:


一、指标体系的定义和选取原则

二、指标体系建立的四步法

1、厘清业务阶段和方向

2、确定核心指标

3、核心指标维度拆解

4、指标宣贯、存档、落地



..... 就是这个嘛?对,但是如果这是你的答案,那说明你还没领会其中的要点。关于指标体系建设还有几点需要思考和体会:


1. 谁是你的用户

也就是你做了那么多指标,给谁用??? 产品 or 运营 or 技术 or 老板...他们的视角和标准都大不一样,机械的生搬硬套流程必然带来大量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也许你会反驳我,我做的足够全面不就可以了...哈哈,你太年轻了!每个视角的目标大不相同,你以为你可以只是你自以为。

作为分析师,你不是要每天沉迷于忙碌,而是忙碌的有价值。


2. 最短思维路径

针对第一个问题里有些分析师的做法--做一个大而全的指标体系!那就一定没有考虑不同用户针对业务问题的思维路径。大而全对应的一定是思维路径的繁杂,就好比模型过拟合,肯定不好。

什么是最短思维路径?即让目标用户能够通过最少的指标组合快速定位问题。也就是简化用户的使用成本。


3. 维护成本

指标体系建设完不是终结,还需要大量的经历维护、异常处理等。大而全也意味着中间层任务的复杂性,带来的是团队维护成本和交接成本,这个成本真的不小!


大多数人的回答都对,但那是只是基础!对用户而言,要简单、实用;对公司而言,维护成本要低。

——————————————

往期精彩:

再谈指标体系建设的3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