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的关联映射之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这篇博客,我们开始介绍基于基本映射的关联关系映射。
概念
基本映射是对一个实体进行映射,关联映射就是处理多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将关联关系映射到数据库中,所谓的关联关系在对象模型中有一个或多个引用。
分类
关联关系分为上述七种,但是由于相互之间有各种关系,可以简化,例如:多对一与一对多映射,只是侧重的角度不对而已。本文主要解释多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映射技巧
映射技巧是小编写映射文件的过程,总结的经典内容,总共分为四步,咋看不是特别易懂,但是效果很好。下面我们以实例看技巧。
(1)写注释
格式为:?属性,表达的是本对象与?的?关系。
解释:在写映射文件之前先写注释,将问号的地方填上相应的内容。例如:<!-- group属性,表达的是本对象(User)与Group的多对一的关系-->
(2)写映射的框架(拷模版)
多对一 |
<many-to-one name=“” class=“” column=“”/> |
一对多 (Set) |
<set name=""> <key column=""></key> <one-to-many class=""/> </set> |
多对多 (Set) |
<set name="" table=""> <key column=""></key> <many-to-many class="" column=""/> </set> |
(3)填空
填空,就是将映射的框架信息,填写完成,完成映射文件。
• name属性:属性名(注释中的第1问号)
• class属性:关联的实体类型(注释中的第2个问号)
• column属性:
○ <many-to-one column="..">:一般可以写成属性名加Id后缀,如属性为group,则column值写成groupId。
○ 一对多中的<key column="..">:从关联的对方(对方是多对一)映射中把column值拷贝过来。
○ 多对多中的<key column=“..”>:一般可以写成本对象的名加Id后缀,如本对象名为User,则写为userId。
○ 多对多中的<many-to-many column=“..”>:一般可以写为关联对象的名称加Id后缀。
(4)完成
将映射文件添加到hibernate.hbm.xml中,这个相信大家都知道为什么。
我们后面所有关联映射的博文都使用此映射技巧来写映射文件,明白之后,速度会非常快。
多对一关联映射
映射原理
多的一端维护关联关系,在“多”的一端加入一个外键,指向“一”的一端。多的一端持有一的一端的引用,即在“多”的一端加外键,指向“一”的一端。
实例
比如,多个用户属于同一组,我们从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个例子,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象模型具有方向性,通过用户(User)可以看到组(Group),但是不能反过来。用户和组各对应一张数据库表,聚合关系需要一个外键(groupid)来表示,最后生成的表如下所示:
作用:
当我拿到用户时直接就可以拿到用户的组,hibernate在访问多的一端时,可以自动的加载关联对象。对于用户(User)来说,它的关联对象是组(group)。
上面都是多对一关联映射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实例,下面我们看一下代码:
代码
User类
Group类
User.hbm.xml
Group.hbm.xml
生成的表结构,与上面的分析的关系模型一样:
项目中,多对一关联映射是最常见的映射,但它是Hibernate的关联映射中最简单的一种映射关系。
一对多关联映射
映射原理
一对多关联映射和多对一关联映射的映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在多的一端加入一个外键,指向一的一端。关联关系都是由多端维护,只是在写映射时发生了变化。
多对一和一对多的区别
多对一和一对多的区别在于维护的关系不同:
(1)多对一:多端维护一端的关系,在加载多端时,可以将一端加载上来。
(2)一对多:一端维护多端的关系,在加载一端时,可以将多端加载上来。
一对多单向关联映射
对象模型
从对象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Group持有User的一个引用。由于是单向关联,所以数据在加载Group时,会把User加载上来,但是User并不知道Group的存在。
我们先看一下Group和User的实体,以及映射文件。
Group
User
User.hbm.xml
Group.hbm.xml
生成的表结构和测试数据
缺点
1)因为多端User不知道Group的存在(也就是User不维护与Group的关系),所以在保存User时,关系字段groupId为null,如果该字段设置为非空,则将无法保存数据。
2)因为User不维护关系,而Group维护关系,Group就会发出多余的update语句,保证Group和User有关系,这样加载Group时才把该Users对应的用户加载上来。
一对多双向关联映射
对象模型
双向关联映射对比单向关联映射,对象的加载方向由单向变成了双向。
我们看一下Group和User的实体,映射文件
Group
User
Group.hbm.xml
User.hbm.xml
生成的表和测试数据
一对多双向关联的映射方式:
1)在一的一端的集合上采用<key>标签,在多的一端加入一个外键
2)在多的一端采用<many-to-one>标签
注意:<key>标签和<many-to-one>标签加入的字段保持一直,否则会产生数据混乱。
inverse属性:
inverse属性可以用在一对多和多对多双向关联上,inverse属性默认为false,为false表示本端维护关系,如果inverse为true,则本端不能维护关系,会交给另一端维护关系,本端失效。所以一对多关联映射我们通常在多的一端维护关系,让一的一端失效,所以设置为inverse为true。
注意:inverse属性,只影响数据的存储,也就是持久化。
目的
一对多双向关联映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一对多单向关联的缺陷而不是需求驱动的。
多对多映射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映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映射。废话少说,直接开始。
多对多映射原理
不论是单向关联还是双向关联都是通过第三张表,将两个表中的主键放到第三张做一个关联。用第三张表来解决可能会造成数据冗余的问题。
举例
一个用户(User)对多个角色(Role),一个角色对多个用户。
分类
单向的多对多关联映射(单向User--->Role)
对象模型
关系模型
实例
下面我们看一下实体类和映射文件的代码。
User
Role
User.hbm.xml
Role.hbm.xml
生成的表结构和测试数据
多对多关联映射,在实体类中,跟一对多关联映射一样,也是用集合来表示的。<set>标签中用table属性重命名中间表名称,<key>标签定义当前表的主键,用<many-to-many>标签来关联另一张表。
双向的多对多关联映射(双向User<--->Role)
对象模型
关系模型
同上
实例
下面我们看一下实体类和映射文件的代码。
User
Role
User.hbm.xml
Role.hbm.xml
生成的表结构和测试数据
多对多双向关系中,User和Role的映射文件相同,值得注意的是生成的中间表名称必须一样,生成中间表的字段必须一样。
总结
多对多关联映射到此就结束了,经过对一对多关联映射的学习,相对而言,多对多关联映射变得非常的简单了,非常像一对多关联映射的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