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习面试复习整理)
文章目录
TCP/IP和OSI五层参考模型
OSI | TCP/IP |
---|---|
应用层 | 应用层 |
传输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链路层 |
物理层 | 链路层 |
Application Layer
HTTP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基于TCP/IP通信协议传输,从万维网获取超文本至本地浏览器的协议。
状态码
:五种状态(1,2,3,4,5开头)
1:临时响应,消息被接受,但是需要继续处理
2:请求成功,
200:请求成功,命令已经被服务器正确接收理解
3:客户端需要进一步的的操作才能完成请求
302:临时重定向,资源被分配了新的URL
4:客户端可能发生了错误,妨碍了服务器的处理
400:Bad Request,请求报文存在语法错误
403:Forbidden,请求资源拒绝访问
404:Not Found,服务器上找不到相关的资源
5:服务器端发生错误
500:Server Error,服务器执行请求时出错
503:Server Unavailable,服务器超负载或者正在停机维护
504:Getaway Timeout,服务器端出现问题,导致代理网关超时
HTTP:标准端口 80(应用层协议,无加密,无证书)
HTTPS:标准端口 443 (应用层协议,传输层有安全传输工作,有加密,有证书)
长连接,短连接,长轮询,短轮询
短连接: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执行一次连接,
特点:管理简单,可以保证存在的连接都是有效的,但是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不断的连接操作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长连接:保持连接性,首部的Connection:keep-alive(HTTP1.0)
特点:省去较多的TCP建立关闭连接,连接建立的浪费被减少,节约时间
存活功能探测时间较长,且客户端一直不主动关闭连接,客户端连接越来越多的话,服务器端压力会过大。
长轮询:服务器端收到连接后如果有数据,立刻响应请求,如果没有就hold住连接
这段时间里,有请求立即响应,时间到了,就响应HTTP请求。
浏览器受到 http 响应后立在发送一个同样 http 请求查询是否有数据。
短轮询:服务器收到请求不管是否有数据都响应HTTP请求
浏览器受到 http 响应隔一段时间在发送同样的 http 请求查询是否有数据。
FTP
:the File Transport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基于TCP,用于互联网双向传输,TCP/TP协议组中协议之一。
双TCP连接:
1、端口 20,用于传输数据
2、端口 21,用于传输控制信息
用于邮件的协议(基于TCP)
发送: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帮助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
接收:
1、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固定怎么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本地主机保存后将会删除服务器上相关数据
2、IMAP(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类似于POP3,但是接收到相关数据后,服务器依旧保持邮件。使用最广的邮件协议。
DNS
: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TCP/UDP 端口53,实现域名和IP之间的互相转换,query(查询)& reply(回复)
查询方式
1、递归:客户端一般设置使用
2、迭代:DNS服务器之间使用(查不到往上一级服务器查询,得到结果后向原路径回复)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采用UDP协议,应用于管理网络软硬件平台
Transport Layer
UDP和TCP的区别
UDP | TCP | |
---|---|---|
连接 | 无 | 有 |
可靠 | 不 | 是 |
拥塞控制 | 无 | 有 |
TCP
TCP可靠原因
技术 | 应用 |
---|---|
校验和 | 检查比特差错 |
定时器 | 检查是否丢包 |
*** | 检查冗余数据包 |
确认号 | 提高效率 |
窗口/流水线 | 拥塞控制 |
重传 | 解决ack错误,丢包 |
TCP连接建立关闭详细过程
https://blog.****.net/sinat_36629696/article/details/80740678
Network Layer
Ipv4
数据报文第二行详细介绍
a)Identification(16bit):同一分组的标识相同
b)标志(3bit)
空 | DF | MF |
---|
DF:(1)不允许分片。不分片时,若本分组(未分片的数据报)的长度>MTU(网络说能传输的最大传输单元),丢弃本分组(0)允许分片
MF:(1)后面有分段
c)Fragment Offset(13bit):以八个字节为单位,标志本分段距起始位置的长度
header checksum
优、减小计算开销,提高了处理效率
劣:如果数据部分没有checksum,那么数据出错不可知。只有中间传输出错,只有接受目的地可知,资源浪费。
编址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设置协议)
使用UDP协议,用于内部网或网络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
分类地址
起始IP | 终止IP | 子网掩码 | 特点(二进制下) | |
---|---|---|---|---|
A类 | 0.0.0.0 | 127.255.255.255 | 255.0.0.0 | 0… |
B类 | 128.0.0.0 | 191.255.255.255 | 255.255.0.0 | 10… |
C类 | 192.0.0.0 | 223.255.255.255 | 255.255.255.0 | 110… |
D类 | 224.0.0.0 | 239.255.255.255 | 110… | |
E类 | 240.0.0.0 | 255.255.255.255 | 1111… |
特殊地址
子网+全1:广播
127+anything:访问自己
全0:访问自己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解决Ipv4地址不够的问题,实现公有IP和私有IP之间的转换。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控制报文协议)
用于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Data Link Layer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TCP/IP协议。向全网发送ARP请求,获取后存入本机ARP缓存